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5-18 14:32
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会计改革与经济改革一样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传统的会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它对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等新问题、新情况。为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其对策,以使会计改革继续深化,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尽快适应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与发展
 
一、绪论
会计电算化是传统会计工作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实现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并且实现账目分析的实时化,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会计电算化能够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准确性、及时性、保密性、拓展性等方面,当前会计电算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为企业财务板块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与国外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从七十年代末至今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展程度、组织管理和软件开发等方面来分,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①起步阶段(1979年-1983年)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期间主要用于科技计算。自70年代后期开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极少数企业开始尝试用计算机处理工资计算等业务。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用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在此也首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一词。这一阶段的设备主要是中小型电子计算机,体积大、价格贵。程序语言以COBOL、ALGOL等高级语言为主,中文处理能力弱,主要用于极少数大型企业工资核算等计算量大的单项会计业务。此外: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多,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人奇缺。
②推广应用阶段(1983年-1988年)
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手工核算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微型计算机在国内市场的大量出现,计算机成本大幅降低,使用方便。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和推广。
③普及与提高阶段(1988年至今)
一些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开发通用会计软件,减少了开发费用,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商品化软件公司也纷纷建立,逐步形成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2.1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达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的。通过使用新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逐渐形成以会计软件为中心,综合计划、分析、管理等方法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模式。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需求,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大力发展同样也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结果。
2.2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转变
我国会计软件正由简单的以事后核算为主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会计软件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出现了一系列实用、高效、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
2.3处理内容仍以核算为主,财务管理电算化发展滞后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一些单项或几项会计核算业务,帐务处理、材料、工资、固定资产、成本、销售、报表等全部实现电算化的还不是很多。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的不是应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帐、算帐、报帐,而是要实现财务管理电算化,辅助财会人员管理和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这方面进展不快,导致部分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意义不大。
2.4我国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手工账与会计电算化处理手段两种核算形式仍在相当多的单位中并存,真正实现甩账的单位并不多,会计核算效率低。其次会计软件管理功能开发不足或没有开发,且多数单位虽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但只应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相当一部分的管理功能则处于闲置状态,系统资源浪费极大。
2.5地区发展不平衡,应用范围小,普及率不高
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沿海地区的企业与内地企业、工业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在应用水平、深度、广度上差距十分明显。在东部发达地区,在外资企业的感染下,大中型企业大部分都实现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大部分也都实现了企业信息化。但在西部地区,经济不够发达,有些企业仍然采用手工账,效率极低,普及率不高,严重阻碍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包括人员管理、使用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有些单位却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或沿用原来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或岗位设置不完善,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为同一人;在操作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或未经培训合格者便上机操作;在维护管理方面没有系统维护制度,维护人员可以随意变动系统参数如系统运行环境原统账的套数等;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数据收集不及时,没有严格的档案调用规定甚至出现擅自复制文档现象等等。另外,单位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存在某些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地方,如科目体系的设置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等,这些大多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得多,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
3.2缺乏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涉及计算机、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找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较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3.3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责任,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运转。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3.4会计软件商品市场规模有限
缺少高档次的会计软件。财务软件是一种基于一段时期特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下的软件产品。目前,市场上无论是通用型还是专业版财务软件,其信息采集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其所开拓的市场却非常大,对于财务工作来说,即使是相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在核算上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电算化水平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用户在选择软件时只看到软件公司对该软件某些功能的演示,经过本单位的具体应用才发现有很大的差异,不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特点,即使软件公司根据用户要求进行了部分改动,其软件模式的大局已定,很难尽如人意,用户只能放弃该功能的利用,最终影响了企业电算化的效率。
3.5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不够完善
由于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台和支持软件,数据结构不同,编程风格各异,各软件公司为技术保密,相互没有交流和沟通,没有统一的协议,自然也就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很难在不同系统上实现数据共享;系统内部衔接性差;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从容恢复原来的数据。
3.6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会计软件的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入程度,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做好“甩账”工作。但目前财政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安全性与保密性差,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地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扬,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埋下了隐患,容易产生问题。
目前企业中的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基本上包括账务、往来账、存货、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的功能是核算。现在大部分的企业使用的是金蝶、用友、安易等之前开发的会计软件,这些软件的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可操作性差,开发没有考虑国际化,只重视财务软件的技术性,忽略其实用性。随着系统的发展,这些软件显然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加上会计软件的商品市场规模有限,导致现在国内的大部分企业都缺少高档次的会计软件。
四、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4.1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
随着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以及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法规政策要与时俱进,要及时不断的对现有的有关滞后性的法规政策进行修订和补充,通过科学合理的准则、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大力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时,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实际,建立适合单位特点的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运作效率。
4.2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必须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鉴于财务软件处理对象的特殊性,处理结果要求高度可靠,在满足一致性、安全性等普通要求的同时,必须符合会计淮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宏观管理,要继续贯彻好《会计法》和各项财务制度,保证制度和法规的真正落实。目前,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还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心的会计管理体制。
4.3培养专业素质的会计人才
会计人员不仅是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而且还是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从经营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需要来说,要有一批合格的会计人员。他们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财务制度。能够严格自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当好管家。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首先是下力气建立一支经过严格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要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做好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根据每一个会计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确定每一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其次,对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要根据每个会计岗位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同时考虑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实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以尽可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第三,制定轮岗办法,定期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使每一个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都能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最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工作考核办法,保证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4.4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4.4.1.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会计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配备专职人员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同时要注重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促进会计工作人员积极钻研会计电算化业务技术,以适应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4.4.2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建立定期进行财务会计分析的制度,检查财务会计指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5.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
随着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大部分的单位逐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都能够利用计算机替代手记账。同时,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5.2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网络会计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对外贸易增加,国际交流增强,网络会计具有资源共享、设备共享、通信快捷、方便,公布式处理、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代码化等一系列优点,从而使得网络会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
5.3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成熟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细致的标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会计制度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不久将制定,这一切都将促进会计软件的标准走向成熟。
5.4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
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一项战略就是建立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电子计算机化,建立一个管理为中心的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以网络管理为重点,将财务软件管理的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系统化相结合运用的这中间来,利用企业信息管理化的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并且利用长期的会计电算化能够稳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此时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充分的融入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的计算机化之中,这个阶段的计算机可以提供一些类似与参考性的信息,可以来辅助的解决一些数据的不规范,以及因为变化因素多而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问题和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5.5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融合
由于在开发会计软件时疏漏了审计的因素,并且由于计算机自身的特点和会计软件的特性,俩者就目前而言还没有融合,但是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查询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以及是否保留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问题对审计系统的影响很大,所以只有将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相结合,才能真正并且彻底的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全电算化。
六、结语
随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以信息系统技术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时代也即将迎来一场新的革命,这将是一场伟大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会计信息化技术的革命并不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完善与修补,还要全面开发符合信息时代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会计电算化的新的信息系A统,这一更新改革将会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和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巧巧.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0).
[2]辛红红.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问题研究[D].豆丁网,2013.
[3]周长艳.浅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3(10).
[4]杨丽娟.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商情,2013(33).
[5]曹学宗.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2(9).
[6]周振学.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
[7]秦正英.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9(2).
[8]年晓燕.影响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因素及改进思路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0]中华财会网.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思考[J].2003-07-30.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