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吉林省农产物外贸出口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06 15:53
中文摘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而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外贸对其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当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东南亚的自由贸易的各个协定签订,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吉林省的经济起着十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吉林省农产品不仅仅要面对国内的挑战,也要积极参与国外的竞争,所以研究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十分重要。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方面的建议。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方面。而研究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问题,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总量规模,品种结构,主体力量,贸易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和总结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的现状,从出口农产品结构单一,传统品种比重过大 ,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基础薄弱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根据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两个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其问题的形成原因,从从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群 ,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贸易,建立农产品现代化物流 优化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 ,强化农产品出口促销服务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壮大农产品贸易主体等多个个方面为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对吉林省农产品外贸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外贸水平有所帮助,对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外贸出口有所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外贸,出口贸易

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个国家的外贸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原本在各个企业主要针对于国内市场而展开竞争。现在全球作为一个大市场,各个企业也已经以全球为目标组织生产,开展竞争。而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吉林省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各个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个产业的外贸发展水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而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外贸对其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当中国加入WTO,中国和东南亚的自由贸易的各个协定签订,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出口对于吉林省的经济起着十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吉林省农产品不仅仅要面对国内的挑战,也要积极参与国外的竞争,所以研究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十分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方面的建议。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方面。而研究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问题,促进农产品的出口,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在此背景下,研究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问题不仅仅能够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也能够为其他省份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外贸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研究农产品的外贸问题中,进出口贸易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分析农产品外贸的基本组成部分。前者主要是具体到各个国家或者经济组织对于国际贸易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有各个国家的进出口税率,各个农产品种类的进出口额度,各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或者指定某一种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来进行商品外贸的交换,还包括全球市场商品的市场均衡理论。后者则是研究对于国际贸易,各个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到底是实行贸易保护的政策,还是实习贸易自由的政策。具体的研究方法来看,微观理论注重定性,而宏观理论重视定量。
  
  在当前的主流方向,或者是各个国家专家学者比较认可的是贸易自由理论,支持经济全球化,各个国家的商品能够进行自由流通,达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的目的。具体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由以下 4 个理论组成的:1、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2、David Ricardo 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3、Heckscher 和Olin 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4、Paul Krugman 提出的产业内贸理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S.D.Lender、Krngmen、Dexiter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利用各个国家的特有资源来加工生产工业品,而且各个国家都尽量生产不同的可以互补的工业制成品来参与国际贸易,最终提出了产业内贸理论。
  
  大量的工业、工厂集中化、规模化生产,利用本国的特有的需求来从事生产,而且生产不同的工业制成品,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盛行,各个国家的外贸进出口量大幅度增加,而关税大幅度减少,甚至成立了经济合作组织来发展各个国家的商品贸易。
  
  Krngmen 提出了在现在的经济水平发展下,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商贸网络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因为资源条件不同,生产的产品和需求的产品各不一样,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商品贸易往来,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也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20 世纪六十年代,S.D.Lender 提出了各个国家的内在需求各不一样,但是各个国家的产品结构和产量多少是产生其需求不同的最大因素。其需求的变化不同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直接的关系。而正是因为各个国家的需求不一样,所以才产生了国家贸易的往来,通过商品的交换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自身的需要。
  
  一个企业的生产优势不在于绝对优势,而是在于相对优势,只需要在某个部门、某个方面达到相对优势,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就能够发展,形成贸易往来,进行商品的交换。但是在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时,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容易出现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利用低于成本价的销售价格来打压对手,侵占市场份额,最终达到垄断地位,取得垄断价格。
  
  在这些国际贸易理论中,为农产品外贸做主要支撑理论的是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而到了 1990 年左右,Porte 提出了钻石理论,分析了参与国际贸易各个拥有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这个不一样的方面来分析了农产品外贸问题,并且为各个参与方的竞争方面开展了新的评价,提出了新的方面来分析。YasuoFukuda(2000)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国家的农产品外贸的品种特别少,仅仅只有西红柿、土豆和洋葱等不到十种的农产品平常参与国际贸易,而且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国家也仅仅县域欧美等发达国家。直到这个世界,农产品外贸才从传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到了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亚太地区,而且农产品外贸的品种也扩展到了玉米、小麦等基本上所有的农产品种类。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现在在我国研究农产品外贸问题,基本上都是从农产品贸易的某一方面开始,开展调查研究。钟甫宁(2002)通过对中国和欧洲的农产品贸易往来的调查,统计了近七年来的中国和欧洲的农产品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和欧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出了比较客观而准确的结论。潘文卿(2003)则对我国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且对农业内部和各个产业直接产品的联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郑温花(2004)也是通过对于我国农产品的十年进出口分析以及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分析了汇率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正负关系。
  
  还有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而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程力(2006)利用了长达 18 年的数据对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有了比较深入而整体的研究,从我国以前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量、品质、发展历程到未来的发展探索都进行了整理分析,而且特别详尽便于人们进行分析总结。卢峰(2008)通过对 21 世纪前 10 年的我国农产品外贸的变动状况而分析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郑封(2011)则是利用近二十年的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分析了农产品外贸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两者对于关系做定量分析。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农业产品的进出口数量严重依赖劳动、土地、资金等资源。
  
  李文(2011)认为中国农产品外贸和农业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农产品外贸深刻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外贸进出口的提高有利于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外贸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和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一方面我国从政府到普通农民都认为农业经济发展不太重视外贸,要很好的促进农产品外贸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难点。林名(2012)通过对于四川省当地的农产品外贸数据调查,认为当地的农产品出口必须要找到当地的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农产品外贸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田明天(2012)则是利用 1990 年到 2010 年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近二十年来,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农产品种类得到了很多改变与优化,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外贸水平在不断提高。
  
  1.3 主要内容
  

  1.3.1 全文章节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 绪论。主要从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来描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主要概述了对农产品出口和对外贸易进行了概念界定,描述了农产品出口和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对本文将用到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现状及问题分析。本章从总量规模,品种结构,主体力量,贸易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和总结目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发展现状;从出口农产品结构单一,传统品种比重过大 ,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基础薄弱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成因。本章从市场影响因素、外贸主体影响因素、现代农业投入因素和外部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 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从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群 ,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贸易,建立农产品现代化物流 优化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 ,强化农产品出口促销服务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壮大农产品贸易主体等多个个方面为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对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口的现状概括以及对未来的展望1.3.2 创新点
  
  本文主要有以下 3 个创新点:
  
  1、现在外贸研究的重点在工业方面,而关于农产品特别是吉林省农产品的外贸方面的研究特别少。本文从总量规模,品种结构,主体力量,贸易环境等四个角度来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现状,对目前的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相关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措施。
  
  2、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出现的问题,从市场、外贸主体、现代农业投入和外部因素四个方面来综合分析了其问题成因,并且从政府到出口企业到农户等各个方面来全方位提出解决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现的措施。
  
  3、本文通过各种手段对吉林省农产品外贸进行实际的考察调研,得到了很多的第一手的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4.1 研究方法[本文对于农产品外贸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充分借鉴已有的农产品外贸成果,针对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到吉林省和农产品的自身特点,将农产品流通成本分为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四个环节,来分析与研究其成因。因此,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笔者通过阅览大量的书籍和相关文献,对于农产品、农产品外贸和对外贸易的成本进行大量的信息和理论收集,为本文的撰写打下了比较好的理论基础,也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2、调研法。笔者首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了很多农产品外贸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吉林省市的各个农产品外贸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地调研,对于农产品外贸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进行了实际的访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
  
  3、系统分析法。本文将整个农产品外贸进行多个环节的细化分析,对于其各个部分都进行了相关系统而实际的研究,将每个部分都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其问题成因,最终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1.4.2 本文结构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产品出口
  
  农产品出口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农业产品通过各种正当的途径(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企业或者政府)来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从而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或者货币的形式。一般来说,出口分为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两种类型,而农产品出口一般都是指有形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赚取更高的利润。
  
  2.1.2 农产品外贸
  
  农产品外贸又叫国际贸易或者进出口,其定义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向其他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农产品方面的交易。农产品外贸一般包括农产品的出口和进口,农产品出口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农业产品通过各种正当的途径(一般情况下是通过企业或者政府)来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从而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或者货币的形式;农产品进口则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以货币的形式或者农产品的交换的形式向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来交换其农产品或者服务农产品外贸的进行不仅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而且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同样有利,农产品的外贸代表的是一种商品经济在全球市场上的交换,这种交换不限于地区而进行,让那些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者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一般来说,在国际市场上充当国际货币职能的货币只能是黄金和白银;正是黄金和白银这种被世界各国国家和地区广泛接受的物品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国际贸易菜得以顺利进行。
  
  农产品外贸的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扩展到了世界各国地区,将世界各个地区都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世界意义上的商品交换,从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各个地区都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市场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在农产品外贸中,比较优势理论是国家贸易进行的基础性理论。比较优势是在社会化产业分工和外贸交易的过程中产生,通常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总有当地特色的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许不如其他国家,但是通过交换的形式能够形成自己独有的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从 Adam Smith 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开始发展到现在大致经过了四个历程。
  
  Adam Smith 和 David Ricardo 分别提出了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的概念。1)Adam Smith 提出,经济活动的各个参与者都是受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达成而进行商品的交换,但是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客观上的促进和发展作用,使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了共赢的局面。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参与者都是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参与社会生产,从事社会生产中的某个环节,然后进行交换和优势互补,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当这种交换和优势互补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时,而是扩展到了全球,达到了全球性的交换和分工,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但是,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没有特别的优势而参与国际交易或者分工的问题。
  
  2)David Ricardo 提出了相对优势的概念,他提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但是在总体中的一部分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般来说在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其生产成本会相对较低,这就是相对优势。
  
  其区别于绝对优势的优势在于,尽管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总成本高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但是形成生产总成本的组成成本部分总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所以把整个生产进行拆解进行分工,该国家或者地区从事该部分的分工,就能够使整个生产成本降低,从而产生国际贸易。
  
  3)E.F.Heckscher 和 B.G.Ohlin 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要素不一样,各个生产品的生产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而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出口当地比较丰富的要素,而进口当地比较缺乏的要素。这就回答了为什么各个地区生产不同商品的各个生产成本不一样的问题。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变。正式因为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就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创新。比如,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的新形势,有专家学者就提出了人力、技术、生产周期等各个方面都对产品外贸产生了很大影响。PaulR.Krllgman认为比较优势理论还应该在当今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添入规模化生产和产品差异化表现等多种新变化。从事比较优势新理论的专家学者认为:1、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是基于比较优势而进行的,该国家或者地区一定是其在人力、资本或者技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2、尽管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或者劳动生产率类似,但是因为其实际条件不一样,国家之间的生产产品仍然存在很大差异。3、基于比较优势而进行的国际贸易可以和基于产业不一样而进行的国家内部贸易共同发展。
  
  2.2.2 新贸易理论
  
  从事新贸易理论的专家学者为了对于新经济条件发展下新的贸易形势进行研究,进行了非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外贸的产生是因为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收益增加而不仅仅是因为比较优势的存在。这种新的外贸理论让我们传统的外贸思想得到了触动,我们进行了资源条件外的国际贸易的思考。新贸易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发展除了比较优势之外还是存在很多地方的差距。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量。
  
  2.2.3 竞争优势理论
  
  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实际上是竞争优势不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竞争优势可言通过人力、资本、技术的不同而达到;而通过规模化生产、差别化管理业也能够产生产品的差异化表现,从而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差异化表现能够表明其产品的竞争优势,能够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收入。而且这种产品差异一般情况下都代表自己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是自己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志。
  
  产品优势的持续保持可以通过企业的不断研究和开发来进行,所以良好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特别重要。而 Michael Porte 在企业的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Michael Porter 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有五个方面的表现:1、产业竞争者;2、产业的潜在进入者;3、产业产品的替代者 4、产业产品资源的提供者;5、产业产品的买主。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第一、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第二、影响产品制造的各种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各种需求的具体要求;第三、参与产品制造的上游和下游,包括上游的资源、研发和下游的售后、市场等等;第四、产品制造商的市场营销、企业的目标、文化等软实力。在除了波特提出了影响竞争力的四种要素之外,还有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一是政府因素,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得不在政府提供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政府的各种行为能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对企业的竞争进行影响。二是突发状况,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突发状况的出现和突发状况的解决措施对于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有着深远的影响。
  
  Michael Porter 从成本、差异和集中三个角度来提出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手段。成本就是企业利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企业价格低于同类的竞争品价格,形成价格优势。差异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使生产的产品区别于其他生产产品,形成独有的产品体验和用户体验,从而形成独有的不可复制的竞争力。差异是指企业可以针对特有的目标市场形成特有的企业目标群,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制造,从而使企业产品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而企业从事生产的各个活动可以用一个概念就是“价值链”来表示,企业的开发设计、产品制造、市场营销到最后的售后服务都是在这个价值链上。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中游的制造商和下游的消费者都用这个价值链来联系,同时这个价值链也是企业产品增值模式,产品的每一步都是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在当前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已经有所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上游的农户种植到中游的企业加工到下游的出口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来限制了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的发展,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得到体现,不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创造更多的外汇和现实中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吉林省的农产品出口还是以简单的初级农业原料为主,例如:以玉米和大豆为主的粮食类农产品,以中草药和菌类产品为主的经济作物。一般情况下,吉林省的农产品外贸出口都是以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突破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一些农产品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却因为发达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难以突破而不能进入该国市场,或者因为要进行各种检测导致时间延长和生产成本的增加,难以形成价格优势。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为农产品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提高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重视发展具有吉林特色的农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吉林品牌,吉林省农产品外贸出口也会在将来突破这些贸易壁垒真正的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宋晓巍。 东北三省外贸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乔国栋。 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3] 田维波。 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 王延明。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5] 豆志杰。 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6] 刘金红。 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7] 张岩岩。 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
  
  [8] 曾海清。 绿色贸易壁垒对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9] 赵建华。 农产品绿色壁垒制度化与发展绿色农业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8.
  
  [10] 姜会明。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
  
  [11] 李钰。 吉林省农户水稻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12] 黄敏。 我国农产品进口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3] 赵韬博。 外商直接投资对吉林省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延边大学,2014.
  
  [14] 傅薇。 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5] 翁鸣。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J]. 农业展望,2007,04:29-33.
  
  [16] 马明。 关于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J]. 经济纵横, 2007, 17:51-54.
  
  [17] 宋晓巍。 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对策建议[J]. 经济纵横,2007,24:108-110.
  
  [18] 李红艳,田欧南。 农产品生产及其市场营销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吉林省黑木耳为例[J]. 价格月刊,2013,12:70-73.
  
  [19] 王延明,张越杰。 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 SWOT 分析与对策[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05:615-626.
  
  [20] 杨光,武凤平。 基于 SWOT 分析的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对策选择[J]. 农业经济,2013,11:117-119.
  
  [21] 栾立明。 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01:106-110+120.
  
  [22] 张云飞,叶万军。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3,06:86.
  
  [23] 尹栾玉,王静媛。 吉林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转变的路径选择[J]. 长春大学学报,2013,05:521-524.
  
  [24] 蔡强,张楠。 吉林省扩大出口对策研究[J]. 税务与经济,2013,03:109-112.
  
  [25] 周涛,刘继生。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布局和发展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2013,07:815-823.
  
  [26] 张云飞,徐凌云,于旭波,徐晓红,杨双。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13,04:85-87.
  
  [27] 杨子刚,宁艳波,王明东。 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行为分析--基于吉林省 42 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调查[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04:60-62.
  
  [28] 于冬。 吉林省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43-47.
  
  [29] 苗强,刘永胜,王晓媛。 我国农产品外贸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733-8736.
  
  [30] 庞燕,王忠伟。 农产品外贸物流网络优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07:26-30.
  
  [31] 白英姿,冯凯。 吉林省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11,10:62-64+102.
  
  [32] 杨丹。 吉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50-54.
  
  [33] 刘孝国,丰烨,田晶,郄瑞卿。 吉林省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2:20256-20258.
  
  [34] 冯茹梅,高世宁,张洪,周海燕。 关于吉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00,02:62-65.
  
  [35] 于国政,王荣成。 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探析[J]. 经济地理,2000,05:17-21.
  
  [36] 潘文卿。 面对 WTO 中国农产品外贸优势及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2000,10:6-12.
  
  [37] 冯涛。 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 177-178.
  
  [38] 王军,李鑫。 区域特有农产品品牌整合的政府行为研究--以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14,05:21-26.
  
  [39] 张云飞,田鹏。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J]. 吉林农业科学,2014,05:84-89.
  
  [40] 王艳华,王军,张越杰。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0,10:108-114.
  
  [41] 何秀丽,马延吉,刘文新。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04:420-424.
  
  [42] 赵放,陈阵,张长新。 吉林省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J]. 长白学刊,2009,02:101-104.
  
  [43] 李冬。 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测算与分析[J]. 经济纵横,2009,07:39-41.
  
  [44] 李轩。 绿色技术壁垒背景下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67-71.
  
  [45] 张国坤,吴贞淑,赵玲。 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特点与趋势[J]. 经济地理,2005,06:779-782+791.
  
  [46] 张充,韩星焕。 打造吉林省农产品绿色品牌的对策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01:112-118.
  
  [47] 吴 可 亮 . 中 韩 自 贸 区 建 设 及 其 对 吉 韩 合 作 的 影 响 [J]. 当 代 韩国,2015,03:44-63.
  
  [48] 吕志学。 提升吉林省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41-43.
  
  [49] 葛洪英。 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分析[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01:46-48+66.
  
  [50] 郝庆升,张瑜。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波动及其影响[J]. 当代生态农业,2012,21:141-145.
  
  [51] 杨兴龙,张越杰,王琳。 吉林省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2,12:61-67.
  
  [52] 周晓梅,富燕妮。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出路[J]. 长白学刊,2003,06:51-53.
  
  [53] 王为农,贾玉良。 大力发展东北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6,57:19-36.
  
  [54] 石庆龙。 吉林省发展绿色品牌农业的对策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06,11:6-8.
  
  [55] 刘秀云。 利用地缘优势 加强农业合作--吉林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01,05:27-35

        [56] Franeois, JosePhF. andKennethA. Reinert. APPlied Methods for Trade PolicyAnalysis, Ahand 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44 一 167.
  
  [57] Egan,MichelleP.ConstructinganEuroPeanMarket:Standards,RegulationandGovernanee. 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110 一 157.
  
  [58] CharlesC.Crissman,J0llnM.Antle,SusallM.albo:Econmic,EnvironlnentandHealthTrade 一 offsinAgrieulture:PestieidesandtheSu 一ainaln,lityofAndeanPotatoProduetion,Boston/London:KluwerAeademicPublishers,1998.
  
  [59] GJohnsonandKevanSeholes.ExPloringCorporateStrategy,FiftheEdition.PreniiceHallEuroPe,2004.211 一 232.
  
  [60] Jaffees.andS.Henson.Standardsandagro 一 foodexportsfromdeveloPing eountrles:Rebalaneingthedebate.PolieyResearehWrkingPaPer 3348. shington,DC: WbrldBank 2004.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