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经济学论文:思政视角大学校园网络贷款危害、成因及治理措施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4-19 11:13

  摘要:高校不良网络贷款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乃至人生观的扭曲,危及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和谐校园秩序。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消费主义入侵、监管机制缺乏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是导致校园贷问题频发的原因。因此,新时期高校不良网贷问题的防范,要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多管齐下筑牢高校网络贷款防火墙,让大学生免遭不良网络贷款的侵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网络贷款; 成因; 防范;

  Abstract:The bad network loa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ad to the distortion of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even the outlook on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endangering the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of college students, endanger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ffecting the order of harmonious campus. The particular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invasion of consumerism, the lack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and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campus loans. Therefore, in the new era, the prevention of bad online loa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nd building a network loan firewal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tect college students from bad online loans.

  Keyword: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loans; causes; prevention;

大学生网贷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网络贷款业务开始向大学校园入侵蔓延。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在相关法律制度监管尚不健全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业务疯狂扩张,在零门槛零手续的掩饰下,大量缺乏风险教育、缺少思想防线的大学生陷入了不良网络贷款的高利息陷阱之中,酿成了不少悲剧。因此,当前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不良网络贷款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要从规范网贷供给主体的行为入手,而且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防线,增强其风险意识、法制意识、信用意识,从校园贷需求主体的源头解决不良网络贷款问题,使高校大学生远离不良网络贷款的侵害,为培育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一、高校网络贷款的危害

  互联网金融催生的高校不良网络贷款产品,大多是由刚成立不久的私营P2P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很多甚至在未获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时便开始营业。这些网贷平台均以获取短期高额回报为目的,在广告宣传中多以虚假信息欺骗消费主体,通过设置隐蔽陷阱而让大学生落入低门槛高利息的陷阱,致使借贷主体在短期内背负高额本息,给其身心带来巨大压力。当然,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总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误导大学生人生观和消费观

  校园网络贷款的虚假宣传诱导大学生树立错误的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从而导致其人生观发生偏差。大学生脱离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踏入大学校园这个自由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学习生活空间,开始独自管理自己的生活日常开销。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只能依靠家庭有限的供给维持校园生活开支,部分家庭困难或攀比心理严重的大学生,面对庞大的消费需求会选择通过网络贷款的方式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在此之下,校园网络贷款凭借其门槛低、方式便利的特点成为了这类大学生的首选,网贷公司所宣扬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深入学生脑海。这种轻松得来的金钱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这类大学生错误的金钱观念,使其对回报与付出,责任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有着错误的认知,从而刺激其养成超前消费、贷款消费、过度消费的消费习惯。长此以往,必然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偏差,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危及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背后隐形的高额利息危害着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暴力催债等方式危害高校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网络贷款平台利用虚假的广告宣传标语例如"轻松贷款"等,表面上利息偏低,部分网络贷款平台的利息率不透明,往往具有欺骗性质,这也是校园贷款危害的主要诱因。同时校园网络贷款还具有种类繁多的费用,这些数目繁杂的费用实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进行网络贷款的在校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时刻危害着在校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校园网络贷款对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的创伤。表面上校园网络贷款属于互联网金融借贷方式的一种,但是其在实质上是高利贷性质的借贷方式,其中有部分校园贷款平台甚至将年化利率高达70%.这样高额的贷款利率对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很多进行借贷的大学生很难在贷款到期时正常还款,由于各种费用和高额利息导致其欠款数额爆发式增长。放贷人很多时候会选择违法的方式进行暴力讨债,发短信骚扰恐吓贷款学生,甚至以威胁殴打的方式催促贷款学生还贷,甚至于牵连贷款学生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借贷平台的催债电话和威胁等行为都会对贷款学生精神上给予重大的压力,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贷款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自杀的状况发生。例如所提及的华厦学院女大学生如梦这样的社会悲剧便是不良校园贷发展的产物,诸如此类的悲剧事件比比皆是。

  (四)破坏高校校园和谐氛围与秩序

  校园网络借贷会严重阻碍良好校园氛围的建设,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高校内的潜课程渗透在高校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教材、班级氛围、校园网文化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要求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潜课程的积极作用,营造与当今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的建筑、学校宣传标语、校纪校风等各种潜课程形式应该发挥其优良的作用。但是由于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肆意发展,借贷平台的工作人员随处张贴的小广告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形象,使得在校大学生处于这样不良的校园氛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争相成为了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代理人,影响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助长了不良风气的产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不良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频发的校园网贷悲剧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作息,甚至于影响到了高校的声誉,妨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给教学及管理人员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严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高校校园网络贷款问题的成因

  要消减校园网贷的负面影响,规范引导校园贷健康发展,就必须全面系统分析当前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总体来看,造成校园网络贷款危机和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校园贷款经营主体的行为过失与不规范,也有政府监管的缺位与忽视,还有贷款需求方的盲目非理性,本研究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寻校园网络贷款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即将从校园走上社会的特殊时期,该群体的特殊性是导致校园网络贷款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吴鹤群认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欲望强而财商低的特点是校园网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1]大学生群体相较于社会其他群体,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对社会其他群体强烈的依附性、成长环境单一、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的缺乏性等。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对家庭、校园都有强烈的依附性,对每月定额的生活费缺少统筹计划和安排,当遇到手头拮据时又羞于向老师同学借款,而校园贷正是瞄准了大学生的这一特征,基本零门槛零手续为大学生提供贷款。同时,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单一。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为家庭按期供给的生活费,多数学生并没有通过校外兼职来补充自己额外的开支。笔者在对湖北某高校的随机调查中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家庭供给的生活费不够花,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有借贷需求。此外,由于成长环境单一,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环境缺乏清晰的认知,社会经历较少,未曾真正踏入过社会生活,对网络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知不足,无法正确预计网络贷款造成的后果。

  (二)网络贷款平台缺乏监管机制

  校园贷凭借其简单的操作,较低的准入门槛获得了众多在校大学生的青睐。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高额回报驱动着网络贷款平台公司疯狂涌入校园。但是,校园网络贷款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由于校园网贷平台出现的时间较短,法律法规相对迟滞,部分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在未获得经营许可的前提下,便开始承接学生贷款业务。高校的大学生虽在法律意义上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贷款市场鱼龙混杂,信息透明度远远不够,使得大学生群体处于不利地位,并且监管部门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来保护大学生借贷的法律权利,部分违法的网络贷款平台利用大学生贷款来牟取暴利。此外,贷款初期的资质审核存在较大的漏洞,不法分子通过准入门槛低的便利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校园网络贷款,同时贷款平台在审核贷款人信息方面也存在较大疏漏,不考虑其信息是否为贷款本人。可见,监管机制的缺乏以及审核程序的不合格都是校园网络贷款的成因。不良贷款导致他人信息被盗用,严重影响大学生个人征信和未来发展前景,给陷入网贷陷阱的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心灵创伤。

  (三)消费主义扭曲大学生消费观念

  消费主义是把个人的物质上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到第一位的消费理念或风气。这样的社会思潮诱导人们不断追求新的物质,不断进行新的消费行为来满足自身的精神上的愉悦。消费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的目的本事,不再是因为需求而消费,而是单纯地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自我追求的表现方式之一,强调个性的彰显。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伴随着消费主义向国内蔓延,也在深刻影响着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如逄索在对1000名上海市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调查中发现,13%的大学生属于"月光族"或"负翁",2%的大学生属于透支消费,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表示认同和理解。[2]在消费结构上,大学生除了基本生活开支以外,用于改善形象、社交旅游、网游通信和电子产品的支出占很大比重。近年来,大学生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报道频现各类媒体,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3]错误的消费观念助长了在校大学生的炫耀攀比等不良消费行为,助推了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恣意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

  当今校园网络贷款造成的危害事件频发,还有一部分原因归咎于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力度不够。首先大学生自小就开始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部分家长并没有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其直到成年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面对校园网络贷款的种种诱惑深陷其中。除了家庭教育,学校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如笔者在对湖北某高校的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校园贷悲剧的发生主要是借贷学生对网络贷款的认识不足,缺乏合理的预判与评估,另有60%以上的理工科学生表示自己希望获得理财和人生规划的专业知识培训。此外,社会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型。由于社会各方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生教育的重要位置,让不良校园网络贷款有可乘之机,造成部分大学生对金钱、消费的错误认知,最终误入或深陷校园网络贷款的陷阱之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网贷问题的治理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困扰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贷款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更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紧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相结合,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的突破口,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制与权益意识教育、安全风险意识教育、金融理财规划教育,加大对陷入网贷困境学生的关爱和心理疏导,多举措全方位协同共筑预防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长城,让学生从思想上自觉远离不良校园网络借贷。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理念

  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进行远离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将艰苦朴素党的优良作风内化为大学生的品格,避免遭受西方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人生观。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学生明白所谓的校园网络贷款而引发的种种悲剧,其实质就是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攀比性心理为价值取向的病态人生观而造成的悲剧。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正确消费观念培养的方式上,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作用,举办各类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宣传会,开展各类活动,例如金融知识的讲座活动,开展理财和消费观教育的主题课堂等。多举措促进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体验不同活动内容乐趣的同时深刻了解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严重危害,高校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贷款的本质,通过宣传标语等形式揭示网络贷款的本质就是高利贷,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贷款方式,从思想上远离不良的消费观念,从而减少校园网络贷款危害的产生。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处在信息化这个大潮之中,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4]大学生高度依赖互联网,对网络虚拟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校园贷正是抓住了大学的这一特性,运用网络平台信息传播迅速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业务推广,并在业务上取得爆发式增长。可见,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也应广泛用于引导和防范不良网贷问题与危机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推进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一是利用网络平台加大互联网金融知识与法律的普及宣传,建立专题网站,在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消费理念、借贷风险等教育提示,构建网络思政主流平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主导权。二是借助海量的网络信息数据,编撰不良网贷警示教育案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传播案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贷风险预防与金融知识测试,达到警示效果。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法,构建不良网络贷款预警管理的大数据平台。针对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大数据进行目标诊断、数据采集、服务支持、数据分析和预警监测,[5]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精准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推进"三全"育人落地落实。

  (三)做好误入网贷陷阱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工作,其中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和咨询部门要对曾参与或正处于网贷危机的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在高校大学生陷入网络贷款危机之前进行恰当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早防范校园网络贷款带来的悲剧的发生。根据沈欢对云南地区学生校园贷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关于校园贷款的用途问题上有22.07%的受访对象选择了游玩,33.80%的受访对象选择了购买衣服鞋帽,16.07%的受访对象选择了聚餐买零食,15.73%的受访对象选择了购买化妆品。[6]

  所以在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要密切结合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引导大学生远离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消费观念。此外心理咨询部门要组织校内的辅导员更大程度上关心陷入校园网络贷款危机的大学生,关注日常消费过高的大学生。高校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加大力度集中精力帮助陷入危机的大学生解决网络贷款的问题,将心理育人的工作落实到细节之处。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要通过资助政策解决困难家庭学生的基本生活开支不足的问题。通过精准识别和有效资助,谨防困难生走上网络借贷的不归路。对于已经陷入网贷陷阱的学生,要加大心理辅导力度,通过心理干预因势利导化解危机,让心灵受到创伤的受害学生重返正常校园生活。

  (四)加强金融理财教育,强化法制与风险意识

  首先,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开展金融理财专题教学。让大学生认识网络贷款的本质和运行模式,培育大学生理财规划的能力、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教育大学生要十分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做到不轻易举债、不轻易欠债。尤其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通过宣讲资助政策,引导其通过正常资助渠道获得经济扶助。其次,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确立网络贷款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贷款的网络监管便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贷款资格审核这一环节需要更加严格的标准,除提供完整真实的个人信息之外还需要对该学生自身的还款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分析,实行网贷借款限额制。实行各个互联网贷款平台信息的共享,杜绝高校学生利用同一身份信息在不同的网络借贷平台进行贷款,拆东墙补西墙以至于贷款的雪球越滚越大,让一个家庭背负巨额债务。再次,政府对网络贷款平台发展和运营的规范也十分重要,要求依法对违规违法的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取缔,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网络贷款的利率、手续费、咨询费、平台费等制定详细的规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相关的网络平台妄图通过大学生贷款牟取暴利,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被校园网络贷款平台蒙骗,避免大学生在贷款后无力偿还贷款而引发社会悲剧。同时政府增强与金融机构、高校的协作,共同创建出一个适合大学生、符合法律要求的借贷体系,在满足大学生借贷需求的同时避免不良借贷对高校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高校、家庭和社会要协同强化对大学生进行金融理财方面的法制教育,让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贷款潜藏的巨大风险,甄别校园贷的合法性,在面对网贷平台的不法侵害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减少社会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阻碍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发展,从而避免大学生陷入高利贷的陷阱之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实现实效性队伍建设,注重专门从事共青团工作的专职团干部队伍的自我建设、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而引导大学生建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避免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侵蚀。其次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园环境的建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最为直接和深刻,使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辨别校园网络贷款危害的能力。最后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专业文化的素质、教学素质和自身素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层次,通过深层次的教育教学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减少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侵蚀。

  四、结语

  高校网络贷款危机与问题频发,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从校园贷消费群体自身而言,在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包括其对社会群体的依赖性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薄弱、风险意识淡薄、金融理财知识缺乏、容易受到不良思潮影响等。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念悄然间侵入了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之中,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导致其在面对消费诱惑的情况下选择了不符合自己能力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虽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方入手,但是在市场经济下要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步,就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总之,在应对和处理不良校园网络贷款的危机中,只有在危机预防、动态监控、事件干预、问题矫正的全过程中,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手段和工具,方能有效消减不良校园贷的负面影响,应对和化解校园贷风险和危机,为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鹤群,成晓越。风险社会视域下"校园贷"问题的生成及应对[J].当代青年研究,2018(1)。

  [2]逄索,程毅。大学生网贷成因分析及其风险规避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2)。

  [3] 金陵。大学生超前消费不仅是钱的问题[N].瞭望新闻周刊,2018-12-2.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18-11-06(05)。

  [5]梅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3):58.

  [6]沈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校园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