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心理学论文:民国至今我国心理学学科制度建设的历程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4-12 14:21

  摘要:中国现代心理学学科发轫于晚清,奠基于民国时期。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建我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开启了我国心理学学科制度建设的历程。民国时期心理学系科、科研机构的成立,中华心理学会的创办,心理学专业期刊的刊行,专业术语的规范化,以及以"中国心理学"为己任的发展目标的定位,都为我国现代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第一代心理学家立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开展研究,并积极参与到国际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之中,为当代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行动的参照框架。

  关键词:民国心理学; 学科制度建设; 本土化; 中国现代心理学;

  Abstract:Modern Chinese psychology originated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was founded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20, Nanjing Higher Normal School established the first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 China,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y as a disciplinary system in China. During its growth ov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a solid foundation for later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was lai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psychology department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launching of academic journal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and the goal for developing "Chinese psychology".The first generation of psychologists in China conducted research situated in the local sociocultural context, whil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e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Their pioneering endeavors have presented a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sett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oal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sychology.

  Keyword:psycholog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discipline system construction; indigenization; modern Chinese psychology;

心理学

  一、引言

  2020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系成立一百周年。该系的成立被称为20世纪中国心理学十大事件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特撰写此文,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民国时期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我国诸多学术史研究都存在"远亲近疏"现象。就我国的心理学史研究来说,对中国古代心理学史和外国心理学史研究较多,而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较少。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一直相对粗略,连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我国第一代心理学家生平和成就的了解都是一麟半爪,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心理学界的一大缺憾!中国现代心理学作为现代学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在民国时期确立的,它是我国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思想源头,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时期中国心理学的学术成就,不能忘记中国第一代心理学家的历史贡献。我们完全可以说,我国第一代心理学家的研究水平和国外第二、三代心理学家的研究水平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他们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为我国心理学赢得了世界性荣誉。我们今天重新温习民国时期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可以提高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当代心理学家就和民国时期心理学家一样,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心理学家的水平,实现中国心理学的强国之梦。

  晚清以降的西学东渐,为中国输入了西方科学知识和体系,作为分科之学的科学开始在中国文化中生根发芽。现代科学体系真正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在民国时期,当时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大碰撞,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影响,成就了民国时期的学术繁荣时代。无论后人是"高估"还是"低估"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它都是中国学术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民国时期学术著作的不断重刊深刻反映出他们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影响较大者有上海书店的"民国丛书"、商务印书馆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岳麓书社的"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东方出版社的"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和"民国大学丛书",以及福建教育出版社的"20世纪中国教育学名著丛编"等。这些丛书中少量收录了民国时期重要的心理学著作,中国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有上述丛书中收入的少数心理学著作还难以呈现全貌,更为细致全面的整理工作仍有待继续开展,以使当代心理学更好地继承这些历史遗产。

  二、西学东渐:中国现代心理学的源头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却没有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学。如同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心理学在我国属于"舶来品".中国现代心理学的产生经历了西方心理学知识向中国输入和传播的历史阶段。最早接触到西方心理学知识的中国人是容闳、黄胜和黄宽,他们于1847年在美国大学学习了心灵哲学课程,这属于哲学心理学的范畴,继而颜永京于1860年或1861年在美国大学学习了心灵哲学课程。颜永京回国后于1879年开始在圣约翰大学讲授心理学课程,他首开国人之先河,翻译了美国人海文(J.Haven)著的Mental philosophy:Including the intellect,sensibilities,and will,将其中的一部分于1889年以《心灵学》为题出版,这是史界公认的第一部汉译心理学著作。此前传教士狄考文于1876年在山东登州文会馆开设心灵学即心灵哲学或心理学课程。1898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出版了《性学举隅》,这是第一部以汉语写作的心理学著作。1900年前后,一批日本学者以教习的身份来中国任教。1902年,服部宇之吉开始在京师大学堂讲授心理学课程,并撰写《心理学讲义》。1904年,三江师范学堂聘请日本学者菅沼虎雄任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习。1901-1903年译自日文的近10部心理学著作相继问世。此外,张东荪、蓝公武合译了詹姆斯的《心理学简编教程》(1892)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感觉总论和第三章视觉,以《心理学悬论》为题于1906年发表。1907年王国维自英文版翻译出版丹麦学者海甫定(H.H9ffding)的《心理学概论》,1910年自日文版翻译出版美国禄尔克的《教育心理学》,这两本书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1905年在日本留学的陈榥编写出版的《心理易解》,被学界认为是中国学者最早自编的心理学书籍。此后至新文化运动开始,一批以日本教习的心理学讲义为底本编写或自编的心理学书籍也相继出版。

  从西方心理学输入路径来看,上述著作分别代表着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的心理学知识的传入。从传播所承载的活动来看,有宗教传播和师范教育两种活动,并且后者相继替代了前者。从心理学知识传播者身份来看,有传教士、教育家、哲学家等。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其术语本身在中国开始使用和流行有一个历史过程。"Psychology"一词进入汉语文化圈要早于它所指的学问或学科本身,就目前所知,该词最早见于1868年罗存德(William Lobscheid)在香港出版的《英华字典》(A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其汉译名为"灵魂之学""魂学"和"灵魂之智".[1]新近研究发现,1872年执权居士(朱逢甲)首次用"心理"一词作为简称来指代"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可以认定他是"心理学"的首创者。遗憾的是,朱逢甲所创制的"心理(学)"一词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并被后人继承。[2]在日本,1875年哲学家西周翻译的《心理学》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心理学译著。汉字"心理学"是西周从"性理学"改译的,故西周也是"心理学"一词的独立创译者。但西周所创译的"心理学"一词并没有很快引入中国。这一时期中国用于指称心理学知识或学科的名称并不统一。1876年,狄考文在山东登州文会馆使用"心灵学"作为心理学课程名称;1880年,《申报》使用"心学"一词指代颜永京讲授的心理学课程;1882年,颜永京创制"心才学"称谓心理学;1886年,译自赫胥黎《科学导论》的《格致小引》和《格致总学启蒙》两个译本中各自使用"性情学"和"心性学"指称心理学;1889年,颜永京使用"心灵学"命名第一本心理学汉本译著;1898年,丁韪良在《性学举隅》中使用"性学"来指心理学。最后,康有为、梁启超于1897-1898年正式从日本引入"心理学"一词,并开始广泛使用。康有为于1896年开始编的《日本书目志》共收录心理学书籍25种,其中包括西周翻译的《心理学》。该书确切出版时间不详。梁启超于1897年11月15日在《时务报》上发表的《读〈日本书目志〉后》一文中写道:"……愿我人士,读生理、心理、伦理、物理、哲学、社会、神教诸书,博观而约取,深思而研精。"[1]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积极拥护者,很可能在《日本书目志》正式出版前就读到了书稿,并在报刊上借康有为使用的名称正式认可了"心理学"这一术语及其学科。[3]另外,大同译书局于1898年春还出版了日本森本藤吉述、翁之廉校订的《大东合邦新义》一书,该书中也使用过"心理学"一词,这说明康有为和梁启超为源自日文的"心理学"一词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上所述仅仅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名称在中国的变迁和发展,中国文化对心理学知识与学科的接受必定有着更为复杂的过程。

  这一时期最值得书写的历史事件就是蔡元培跟随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冯特的学习经历。蔡元培先后两次赴德国留学。在留学德国以前,蔡元培就对西方的文化科学有所涉及,如他译自日文的《生理学》《妖怪学》等著作就涉猎到心理学知识。蔡元培学习心理学课程是在第一次留学期间的1908年10月至1911年11月,他在三年学习期间听了8门心理学课程,其中有冯特讲授的3门心理学课程: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而实验心理学课程曾选修三次。蔡元培接受过心理学的专业训练,这是不同于中国现代心理学早期多是自学成才的其他人物之处,也是他具有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地位的原因之一。蔡元培深受冯特在实验心理学上开创性工作的影响,在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于1917年支持陈大齐在哲学系内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陈大齐是另一位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1909年他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哲学门之后,受到日本心理学家元良勇次郎的影响,对心理学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于是选心理学为主科,以理则学、社会学等为辅科。陈大齐在日本接受的是心理学专业训练,1912年回国后开展的许多理论和实践工作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中国现代心理学学科的真正确立,是始于第一批学习心理学的留学生回国后从事心理学的职业化活动,此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学家。

  三、出国留学: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

  中国现代心理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我国第一代心理学家正是成长于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新文化运动达到高潮。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从西方启蒙思想那里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崇拜,提出了"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把科学看成是抵御外侵和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工具。西方现代科学强烈冲击了中国的旧式教育,"开启民智""昌明教育""教育救国"的声音振聋发聩。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夫国者,人之所积也。人者,心之所器也。国家政治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4]他认为"一国之趋势,为万众之心理所造成"[5].要实现教育救国,就要提高国民的素质,改造旧的国民性,塑造新的国民。了解人的心理是改造人的心理的前提,了解人的心理是进行教育的前提,而心理学具有了解心理、改造心理的作用。所以,当时一批有志青年纷纷远渡重洋攻读心理学。汪敬熙后来对他出国为何学习心理学的回忆最能说明这一点,他说:"在十五六年前,更有一种原因使心理学渐渐风行。那时候,许多人有一种信仰,以为想改革中国必须从改造社会入手;如想改造社会必须经过一番彻底的研究;心理学就是这种研究必须的工具之一,我记得那时候好些同学因为受到这种信仰的影响,而去读些心理学书,听些心理学的功课。"[6]张耀翔赴美前夕,曾用一首打油诗表达了他选学心理学的意愿:"湖海飘零廿二年,今朝赴美快无边。此身原许疗民瘼,誓把心书仔细研!"[7]潘菽也指出:"美国的教育不一定适合中国,不如学一种和教育有关的比较基本的学问,即心理学。"[8]

  在国外学习心理学的留学生接受了著名心理学家的科学训练,为他们回到中国发展心理学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仅以获得博士学位的心理学留学生群体为例,目前得以确认的指导过中国心理学博士生的心理学家有美国霍尔(凌冰)、卡尔(陆志韦、潘菽、王祖廉、蔡乐生、倪中方、刘绍禹)、迈尔斯(沈有乾、周先庚)、拉施里(胡寄南)、桑代克(刘湛恩)、瑟斯顿(王徵葵)、吴伟士(刘廷芳、夏云)、皮尔斯伯里(林平卿)、华伦(庄泽宣)、托尔曼(郭任远)、梅耶(汪敬熙)、格塞尔(黄翼)、F.H.奥尔波特(吴江霖)、英国斯皮尔曼(潘渊、陈立)、皮尔逊(吴定良)、法国瓦龙(杨震华)、福柯(左任侠),等等。另外,指导过中国学生或授过课的国外著名心理学家还有冯特(蔡元培)、铁钦纳(董任坚)、吕格尔(潘渊)、皮亚杰(卢濬)、考夫卡(朱希亮、黄翼)、推孟(黄翼、周先庚)、苛勒(萧孝嵘)等。由此可见,这些中国留学生海外求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心理学的最前沿知识,为他们回国之后传播各个心理学学派,发展中国现代心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