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硕士毕业论文: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我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影响的实证分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7-29 15:05

      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研究,依据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同要素的相对边际产出量,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根据技术进步在资本-劳动间的偏向可以分为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根据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间的偏向性可以分为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两种类型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实证上,本文利用 1997-2017 年间各省制造业行业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了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结果表明:1997-2000 年大部分省份技术进步偏向于非技能劳动,2000-2017 年期间都偏向于技能劳动,从均值来看,发现样本期内每年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都大于 0,说明每年中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都是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在全国范围内,技术进步的提高使得技能劳动不断代替非技能劳动.本文实证检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发现样本期内,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显着为负,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每增加 1%,就业减少 191 人.从控制变量方面看,制造业增加值,资本投入,年出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正,工资,外商直接投资,年进口额对就业影响显着为负.又分区域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影响显着为负,影响程度为中部大于西部,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东部地区就业影响并不显着.

  关键词: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技能劳动就业,非技能劳动就业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人口众多,最高时期我国劳动力人数曾达到 9 亿多,近些年我国人口逐渐出现老龄化,劳动人口较峰值来说略有减少,但总体规模依然庞大,显示着我国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人口过剩,就业压力巨大的局面亟需改善.结合当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整体就业局势,应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制造业就业结构升级,稳步扩大社会就业,稳定劳动力就业形势.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命脉,是吸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大行业,同时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增加劳动力就业,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因此在当下制造业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调节就业供给和需求两端矛盾,实现就业增长的稳步推进的相关政策制度,维护就业市场平衡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稳步前进,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但我们依然任重道远.如今,我国正处于制造业经济转型和技术革命的重合时期,我们在这一特殊时期,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二,要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实现"弯道超车".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还要懂得如何处理好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矛盾,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在实现科技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就业.

  学术界就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和统一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起初时候,学者们认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技术进步呈现同步提升劳动和资本两者生产效率的特征,在这过程中不会造成劳动和资本的相互替代.但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现实中行业内部随着技术进步的提升,劳动和资本会发生相互替代,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通过改变投入的资本和劳动量,提高产量.这种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技术进步则被称为"偏向性技术进步".因此,探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有益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现代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认清我国制造业就业现状,进而提出相应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对策,维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就业间矛盾和统一关系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于研究制造业内部,少有从省级方面展开研究的,本文侧重于从省级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在界定偏向性技术进步内涵的基础上,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不同类型进行了清晰的区分,分类分析了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几种效应,为现有研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后分析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就业的理论机制,相对于传统上多侧重于中性技术进步的研究,这将构成对既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有助于深化对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理解.

  (2) 现实意义

  利用中国各省制造业 21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具体测算了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为各省今后研究制造业相关方面内容时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实证部分先对中国整体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研究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有何区别及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为新常态下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就业并改善就业结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有助于各地区在实现制造业就业升级的同时,实现就业量的平稳增长.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偏向性技术进步

  1932 年,希克斯率先提出非中性技术进步这一理念,并说明了技术进步并非总是中性的原因,他认为在资本和劳动比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比一般会决定技术进步的偏向,即偏向于资本、劳动或者是属于中性.具体来讲,假设技术发生进步,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增加,则该技术进步就属于偏向于资本型的;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减小,则该技术进步就属于偏向于劳动型的;如果每单位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例不变,则该技术进步就是中性的.总之,技术进步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边际产出的多少,技术进步会朝着相对产出更高的方向发展[1].因此,我们可以给偏向性技术进步这样定义:行业内部随着技术进步的提升,劳动和资本会发生相互替代,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特征.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通过改变投入的资本和劳动量,提高产量,这种呈现出偏向劳动或资本的技术进步则被称为"偏向性技术进步".虽然偏向性技术进步思想的提出很早,也有很多学者对该思想进行了发展和补充,但对它的定义始终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直到 Acemoglu(2002a)在文章中用具体公式阐释了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理论,让我们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理解更加深刻.他设定了形式为 F(L,K,A)的函数模型,其中 L 代表所投入的劳动要素,K 代表所投入的资本要素,A 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如果?[?F/?L]/[?F/?K]/?A<0,则称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 L,反之如果?[?F/?L]/[?F/?K]/?A>0,则称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 K.也就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如果存在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出大于增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该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的劳动型技术进步;反之,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以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出小于增加一单位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该技术进步是偏向于资本的资本型技术进步[2].

  本文主要探讨技术进步视角下,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偏向问题,以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因此,本文文章中提到的偏向性技术进步专指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间的偏向性.本文借鉴 Acemoglu(2002a)文章中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定义及推导,在此基础之上,设定 F(H,L,K,A)生产函数模型,对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行研究,假定生产函数为 F(H,L,K,A),其中 H代表所投入的技能劳动要素,L 代表所投入的非技能劳动要素,K 代表所投入的资本要素,A 代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进步.如果?[?F/?H]/[?F/?L]/?A<0,则称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技能劳动要素,如果?[?F/?H]/[?F/?L]/?A>0,则称该技术进步方向偏向于非技能劳动要素.即若发生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大于增加一单位非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即该技术进步更能提升技能性劳动进步,则该技术进步属于技能劳动进步.反之,即若发生技术进步,其带来的效应使得增加一单位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小于增加一单位非技能性劳动的边际产出,即该技术进步更能提升非技能性劳动进步,则该技术进步属于非技能劳动进步.

  1.2.2 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

  以往研究中,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对劳动力属于技能劳动或非技能劳动的判定也不尽相同,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判别方法.比如在理论研究中,Acemoglu and Zilibotti(2001)和 Acemoglu and Autor(2010)曾对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进行如下定义:技能劳动是指工作内容复杂,劳动者需要熟练的技能才能完成该项工作,并且工作的完成快慢与劳动者数量无太大关系,只与劳动者自身能力相关.非技能劳动是指工作内容简单,大多数是重复性劳动,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决定工作的完成快慢[3-4].在实证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所用到的数据不同有着不同的区分标准,总结文献,一共有以下几种:第一,按照所属工作行业不同进行区分. Autor and Dorn(2013)依据所从事工作的种类不同将劳动者区分为高等技能劳动者,中等技能劳动者,低等技能劳动者,其中从事金融证券、软件编程、医生、教师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的为高技能劳动者,从事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等需要一定专业性的工作的劳动者为中等技能劳动者,从事传统农业、物流运输、房屋建设等不需要专业性的工作的劳动者为非技能劳动者[5].第二,用学历的高低来判定是技能劳动或非技能劳动.董直庆等(2014)、王林辉等(2014)和杨杰(2012)以大专学历作为分界线来区分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将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劳动者视为技能劳动者,其余劳动者为非技能劳动者[6-8].第三,用是否具备专业能力进行划分.宋冬林等(2010)依据工作者所在工作单位是否为国有性质的来进行划分,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技能劳动,在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视为非技能劳动投入[9].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各省制造业行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根据上述介绍的三种区分标准,查阅数据库和统计年鉴中各省制造业就业的数据资料,没有按照工作者学历和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进行划分的,因此,我们用包群(2008)、钟世川(2015)和冯钟(2018)中采用的办法,用统计年鉴中能够查到的各省制造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这一数据指标来表示从事技能劳动人员数,用各省制造业总人数减去各省制造业科技活动人员数则为非技能劳动人员数量[10-12].所以后文研究中直接统计制造业行业的科技人员活动数,以此代表技能劳动人员数量.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围绕文本研究主题,根据惯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阐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创新之处;第二,分析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影响的两种理论机制;第三,查找搜集各省制造业有关方面的数据,测度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第四,利用所测度的指数实证检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的影响,检验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本文共包含六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解释本文选题基于的研究背景和具有的研究意义,界定本文的两个核心概念,确定本文是研究技术进步在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之间的偏向;最后对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进行了简要叙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就业方面的文献有了整体的把握,重点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文献

  第三章,指数测度及就业情况分析.本章节包含两部分的内容,第一是是利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用 1997-2017 年中国各省制造业相关方面的数据测度出在这之间中国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比较分析各省偏向性技术指数的大小和所代表的意义.第二是分析了各省制造业就业的现状,包括就业总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的区别.

  第四章,理论机制分析.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尝试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制造业就业的机制,包括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效应分析和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效应分析.

  第五章,实证分析.本章是重点和难点部分,利用第三章测度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和 1997-2017 年间全国各省(除西藏)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为了检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各区域就业影响程度,又实证检验了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的不同影响,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第五章的实证结果,对研究结论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4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总结了文献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并针对现有文献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角度,理论分析机制和模型构建,以期有所创新.

  第二,数据分析法.重新查找了中国各省制造业相关方面数据,分析中国各省制造业劳动力就业人数,技能劳动就业人数,非技能劳动就业人数,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出口、进口等方面数据的变动趋势,为后文的模型构建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

  第三,实证分析法.运用随机前沿模型、面板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模型,重新测度了中国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为省级制造业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通过实证验证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和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理论层面,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类分析了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几种效应,为现有研究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第二,实证方面,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出各省制造业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发现各省制造业技术进步都是偏向于技能劳动的.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本文主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量的影响.现有文献中较多是测度中国整体层面的和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间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而测度中国各省制造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文献较少,因此有一定借鉴意义.进一步研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区别,及对各地区就业总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程度有何区别及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现技术进步与就业间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