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5-13 13:47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医院  新生儿科  陈伶捷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的新生儿108例,在其家属知情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损伤血管,诱发血栓,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 到81.5%(44/54);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 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周动脉采血;新生儿护理;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即为新生儿护理,护理工作的提高不仅能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还能够减少医患纠纷发生[1]。由于新生儿群体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采血的操作,然而因为新生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等而导致该过程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反复穿刺抽取、新生儿疼痛、发生不良反应等。临床实践发现常用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式不仅技术难度要求高[2.3],同时采血过程中引起的疼痛程度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故需寻找一种有效且安全可靠的采血方式。本文将我院108例行采血检查的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源于我院2016年05月至2018 年05月间收治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4例。(1)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13~22d,平均 (15.6±4.7)d;胎龄介于36-40周,平均(37.8±2.6周; 出生体重为2460-3050g,平均(2780±160)g;其中肺炎患儿28例,缺氧性脑病11例,败血症10例,其它疾病5例; (2)观察组:男26例,女28例;年龄12-20d,平均(12.9± 6.8)d;胎龄介于37-4l周,平均(37.4±3.0)周;出生体重为2390~31209,平均(2670±150)g;其中肺炎患儿22 例,缺氧性脑病15例,败血症14例,其他疾病3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股静脉穿刺法,新生儿呈仰卧位,垫高臀部并将会阴部包裹好。新生儿穿刺侧髋部外展,屈膝以将穿刺点暴露视野中,对穿刺部位及护理人员手部进行常规消毒。一手于新生儿腹股沟中部与内部1/3的交界处初级其股动脉波动点,另一手拿注射器在其波动买内0.5 cm左右处刺入,并向上提针抽血。观察组通过外周静脉采血,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儿平卧,操作者将穿刺侧的手放直,左手掌面托住患儿肘关节后。拇指绷紧肘关节下方5cm处前臂。右手指腹触摸肱动脉走向,并轻压一痕迹做为迸针的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 5mL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以20~45°角在搏动最明显处进针,或见回血后固定,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加压止血5 min,止血后及时松开以免影响手指血液流通致缺血。 
1.3  观察指标
采血一次成功指的是一次穿刺成功抽出动脉血0.5-1ml。疼痛:收集两组患儿在采血过程中受到的疼痛,一般采用vas标准来对患儿的疼痛度进行评分,共有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三个标准。VAS评分介于0~3分的为轻度疼痛,4~6分的中度疼痛,7~10分的为中度疼痛;观察不良反应如标本溶血、标本凝血、血肿、呼吸暂停等的发生情况。
2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一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96.3%(5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采血一次成功率达到81.5%(44/5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2 例出现标本溶血,1例出现标本凝血,不良反应率5.6%;对照组中4例出现标本溶血,3例出现标本凝血,2例出现血肿,1 例发生呼吸暂停,不良反应率18.5%,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 采血一次成功率
标本溶血 标本凝血 血肿 呼吸暂停
对照组
观察组 54
54 4
2 3
1 2
0 1
0 18.5%(10/54)
5.6%(3/54)* 81.5%(44/54)
96.3%(52/54)
P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疼痛度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对照组
观察组 54
54 31
42 20
12 3
0
P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新生儿由于血流分布绝大部分集中在躯干、内脏等部位,又加之血管小、充盈度差等因素,增加了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采血的难度[4]。常规应用股静脉穿刺采血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是股静脉和股动脉以及神经并行,很可能导致动脉和神经的损伤;又由于股动脉部位相对较深,大大降低了采血一次成功率,多次的穿刺采血会引起血管的损伤而产生血栓;股静脉属于大血管之一,采血过程中穿刺不当亦导致血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增加了新生儿临床护理的风险性,故需寻找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采血方式。 
外周动脉采血操作相对便易、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一次采血成功率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高达96.3%,对照组为81.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仅为5.6%,对照组为18.5%;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1人即可完成采血操作;满足不同临床处理需要,不仅可以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液标本的成功率,同时亦能避免采血过程中标本凝血、溶血等状况出现。 本次研究发现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一次成功率高、疼痛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费秀珍,王立新.新生儿护理技术[J].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21):978—979.
[2]沈艳红,娄春燕.小儿挠动脉与股动脉采血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07,8(4):118—119.
[3]刘红霞,郜玉珍,栾志燕,等.国外新生儿疼痛评估常用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A):13.
[4]黄华梅,潘小英,钟燕芳,等.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6,13(9):36—37.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