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我国新闻摄影观念的主要来源——以“抓拍”为例-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3:03
本文提要】新闻摄影观念对于业务教育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多表述都以抽象的规则和条目的方式出现,基于观念形成机理而展开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的探究还较为缺乏。本文以具有本土特征的“抓拍”观念为案例,通过对首倡者蒋铎的深度访谈、代表性新闻作品和相关的论述文章等材料展开分析,将抽象观念置于个体实践和时代背景的具体语境中来研究新闻摄影观念的形成方式。本文认为,“抓拍”的新闻摄影观念首先是对此前主导的“摆拍”式摄影报道的反思 ;这种反思既来自个体记者的能动性实践和思考,同时还借助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整体政治气氛、“按新闻规律办事”的专业原则和人本主义的文艺思潮等中国独特的历史资源。因此,虽然在观念上与西方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媒介的社会功能有若干交集,但“抓拍”更多体现的是特定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下新闻观念的历史延续性和本土起源,有助于发掘和理解中国新闻观念的独特性。
  
  【关键词】   新闻观念 新闻摄影 抓拍 蒋铎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抓拍”系统地影响了我国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领域的实践。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大多数新闻摄影工作者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自觉的专业追求,也是编辑、读者和学者普遍认同的优秀图片报道的共同特征(如王红、吴建、王从启等)。虽然多数研究者将抓拍归入新闻摄影方法范畴,但对于这种新闻业务的具体实践所展开的讨论,不仅是一套包括了图片报道价值观、新闻观和媒介观的“观念之网”,而且与特定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的具体语境息息相关,体现了抽象新闻观念在特定时期的具体表达。因此,对抓拍的观念性内涵及其起源展开探讨,不仅能够还原新闻观念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成因,同时还可以通过话语分析等策略关照到影响新闻观念形成的其他历史要素。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蒋铎是抓拍观念重要的研究者和代表性的实践者。从业五十多年来,蒋铎发表了 300余篇图片报道,其中不乏使用抓拍手法拍摄的传世之作,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探讨新闻摄影的专着与文章,是当代新闻摄影领域论述抓拍的核心文本。
  
  其中他撰写的《抓拍 :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方法》是国内第一本以抓拍为题的专门业务教材。在担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华赛奖评委以及为新闻单位和院校授课等过程中,蒋铎也不断阐释和强化抓拍对于新闻摄影的整体价值。因此,本文以蒋铎的相关论述和业务实践为案例和切入点,梳理抓拍这一新闻观念背后的历史结构与个体能动性。
  
  本文的主要研究资料包括深度访谈、代表性的图片新闻作品和相关的论述文章。在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除了分析特定观念的抽象逻辑之外,还特别注重这些表述的话语特征,寻找新闻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联 ;探讨具体的新闻作品的访谈则力图还原报道现场的实践方式和思考的细节,将抽象观念还原到个体实践的具体语境中,通过个案研究的深描优势来研究新闻观念的形成规律。
  
  笔者将首先概述我国学界和业界关于“抓拍”的基本论述中所包含的“抓拍”的概念来源、认识论特征、实践特点和观念要素 ;然后结合蒋铎的图片报道经历和历史背景,分别探讨新闻摄影观念的个体性的来源和社会性的来源,并在总结部分讨论这一个案对于探究当代中国新闻观念形成规律的启示。笔者认为,“抓拍”的新闻摄影观念的具体历史语境首先是对此前主导的“摆拍”
  
  式摄影报道的反思 ;这种反思既来自个体新闻记者的能动性实践和思考,同时还借力于上世纪 80年代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整体政治气氛、“按新闻规律办事”的专业原则和人本主义的文艺思潮。因而,虽然在观念上与西方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媒介的社会功能有若干交集,但“抓拍”更多体现的是特定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下新闻观念的历史延续性和本土起源,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新闻观念的形成规律具有独特的启示。
  
  一、“抓拍”的概念建构
  
  (一)概念建构 :“抓拍”的历史溯源
  
  大多数国内学者和从业者把抓拍的操作方式和观念发明追溯到慕卡西(MatinMunkacsi)、萨尔蒙(JacquelineSalmon)、布勒松(HenriCartier-Bresson)等西方摄影家,从他们的理论阐述和拍摄实践中进行了若干探讨。例如,诸多的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和研究者都将1928 年德国摄影记者萨尔蒙在国际外交场合使用“小相机 +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的拍摄方法视为抓拍的起源,并将其定义为:“摄影者在不干涉被拍摄对象自然活动情况下的拍摄。”
  
  着名新闻摄影理论家、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任会长蒋齐生对于抓拍的起源也持类似观点,他在给蒋铎《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一书所作的序中专门提及萨尔蒙对于抓拍的首创;同时也提及布勒松,认为布勒松撰写的《〈决定性瞬间〉序言》是少有的论述抓拍的专门着作。
  
  此外,上世纪 80 年代国人对于抓拍的认知,还和西方纪实摄影观念的引入和我国纪实摄影实践的兴起密不可分。1980年《,国际摄影》杂志策划了一个布勒松专题,标题就将这位重要的纪实摄影家称为“抓拍大师”
  
  在西方起源论的基础上,一些中国早期摄影工作者的拍摄实践同样被纳入抓拍的中国溯源中。蒋齐生在给蒋铎撰写的序言中梳理了中国摄影界前辈关于抓拍的实践,包括 1930 年代沙飞拍摄的鲁迅参观全国木刻展览会,以及 1942 年郑景康关于“抓拍活生生的动态”的论述。
  
  曾朗则将抓拍的概念对应到石少华在《新闻摄影与摄影记者工作》中所述的“掌握生活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干涉对象,真实、迅速、生动地拍摄出照片来”
  
  然 而, 在 西 方 新 闻 摄 影 发 展 史 上, 其实并没有与抓拍严格对应的表述。与抓拍相近的英文表述“快照”(snapshot)、“街头摄影”(streetphotography)和“决定性瞬间”(decisivemoment)等,仅在形态、题材和新闻价值判断上有若干交集,均不能完整表述当代中国新闻摄影语境中的抓拍概念。仍以萨尔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政治图片报道为例,他的典型做法实际上是通过在政治场合隐藏自己身份,然后使用刚刚出现的小型相机偷拍活动现场中的政治人物。因而,他的摄影方式和风格一般被摄影史家称为“袖珍偷拍风格”(candid-camerastyle photo journalism),尤其是指特定的拍摄题材和最新的摄影技术相结合之后给公众带来的新奇性,对他的讨论也主要在于快照美学和新闻伦理方面,而非国内关于纪实性和真实性的讨论。
  
  同样,“决定性瞬间”也并非抓拍的替代性表述。
  
  在布勒松的同名影集中,他主要强调来自画面要素之间张力的强烈形式感,以及单一瞬间对整个事件的抽象效果。
  
  结合布勒松晚年的创作转向和相关表述来看,“决定性瞬间”的本意更偏向于艺术修辞,而非新闻和社会纪实。
  
  因此,抓拍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广泛讨论和所获得的定义,并非西方摄影实践与观念的直接引入,它更像是中国摄影师们出于特定目标的借鉴甚至是改写。我们需要从这一历史时期的相关论述中,去进一步探寻抓拍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而蒋铎在这一时期关于抓拍的丰富论述,为这种观念性考察提供了理想的案例。

(二)反对“摆拍”:“抓拍”的现实起源
  
  在《抓拍 :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方法》等核心论述中,蒋铎概括了抓拍三个方面的操作性特征 :不干涉拍摄对象活动,拍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从实际出发。不过,相对于正面的操作描述,抓拍更多地被蒋铎叙述为与“摆拍”或者“组织拍摄”相对立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摆拍”的反思实际上成为抓拍的现实起源,这也是中国摄影界对于抓拍的普遍定义方式。
  
  晋永权在专着《红旗照相馆》中利用内部刊物等史料配以当事人的访谈,详细论证了上世纪50 年代后期在当时社会政治影响之下产生对于摆拍的合理化论述。
  
  他指出,政治原则和艺术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新闻摄影实践,而当时对于摄影记者的身份定位(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和新闻摄影的功能定位(党的宣传工具和政治工作的工具),以及大跃进期间的一系列新闻摄影的操作个案,让摆拍的做法获得了合法性。有趣的是,正是在摆拍初步被国摄影界所接受的时候,布勒松在 1958 年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来华访问 3 个月。不出意外地,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之后,中国摄影界对这位强调“决定性瞬间”的国际摄影名家展开了批判,其核心逻辑是批评西方摄影师用偶然的、丑陋的现实去代替对主流事实的呈现,因而在抓住表象的同时失去了事物的本质。
  
  对布勒松的批评无疑强化了当时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摆拍的认同感。
  
  改革开放后,随着布勒松等一批西方纪实摄影师重新被介绍到国内,“摆拍”和“抓拍”迅速成为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领域的一对核心概念。与这一时期的整体环境一样,蒋铎当时对于抓拍的论述也大多针对摆拍展开,但与其他大多数抽象表述不同的是,由于他从“文革”前就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因而更有机会从具体的拍摄经历和个体思想转变的角度对这对概念的关系和具体表现展开更加细致的讨论。在 1992 年的《抓拍漫谈》中,蒋铎详细介绍了自己两次拍摄儿童题材新闻照片的过程和体会。
  
  1978 年,蒋铎第一次拍摄的《三好生》延续了摆拍的方式--事先画出草稿、现场挑选和指导拍摄对象,虽然图片发表后获得好评,但蒋铎并不满意。他说 :粗看挺不错 , 画面漂漂亮亮,孩子在笑。但细看就不然了,孩子笑的是那么莫名其妙,那么缺少内在的心理活动。越看越没劲……次年 5月,我又去拍小学生,方法却完全不同了,我立志捕捉活生生的形象。这一回,我选择了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拍照前,我几乎没提什么要求 , 老师该讲什么就讲什么,该怎么讲就怎么讲。
  
  如果说有要求 , 就是允许我像听课教师那样跟班听课,见机拍点照片。开始,孩子们因为教室里出现了一位陌生人,总有些好奇,但几节课听下来,他们就不大以为然了。尤其是在回答间题、上台在黑板上默写生字、考试时,简直旁若无人,即使拍照也没什么关系。这时,我惊喜地发现 :孩子们的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美丽动人。一位小女孩在黑板上默写生字时,手用力,嘴、下巴也跟着使劲。
  
  透过这表情我看到小女孩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蒋铎在多个场合提及这两次拍摄给自己带来的转变,以自己的拍摄体会具体说明了抓拍与摆拍在操作过程上的差别,以及抓拍对于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营造图片生动现场气氛这两个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抓拍”观念的认识论基础 :主 - 客关系的辩证处理
  
  在访谈和相关材料中,蒋铎通过与罗丹雕塑艺术论的对比,进一步将抓拍从具体的实践抽象为具备了认识论基础的摄影观念。
  
  在他看来,抓拍观念的核心是正确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蒋铎的同事、同为《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的许林提到 :
  
  《罗丹艺术论》对他影响相当大。罗丹对有些艺术家摆布模特儿“像摆布有关节的木头人一样”很不以为然,罗丹的创作思路是“把观察到的活生生的运动捉住 , 而不是硬做出这些运动”.
  
  这种在观察中捕捉运动着的生活的理论,深深地启发了他,他把罗丹雕塑方法的创作思路移植到新闻摄影中来,决心冲破摆拍的藩篱,立志捕捉活生生的形象。
  
  在蒋铎看来,摆拍最大的问题是以主观统领客观--先在屋里想好点子,然后到生活里去套,让客观去适应主观。具体表现为:“采访作风不扎实,不深入,不够尊重被摄者,不善于同被摄者交朋友,下去采访,按图索骥地去摆弄人家,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相反,抓拍则是深入生活,尊重实际,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美。
  
  在主观 - 客观的辩证关系下,蒋铎不仅将尊重客观性的抓拍视为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保障之一,而且还认为,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有助于摄影记者在视听语言方面取得突破。例如,在担任华赛奖评委的时候,他认为获得当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受伤的伊拉克儿童》之所以在构图上敢于违背传统构图法则、有所创新,正是来自对客观生活的尊重:两个娃娃就是这样头对头躺着,记者不囿于成规戒律,敢于面对现实。
  
  7蒋铎反复强调,抓拍最本质、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是“以生活为师”,体现了对客观社会生活的重视。生活变化万千,奔腾不息,只有沉入生活,才能有所发现。
  
  另一方面,“以生活为师”并非消极地当学生。有没有感觉、能不能发现,包括如何表现,都是记者主观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记者思想感情、学识修养、有没有好奇心等诸方面的问题。
  
  这些针对抓拍实践的心得,同样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辩证法,是抓拍观念的核心内容。
在另一篇业务探讨文章中,蒋铎赞扬了沈进拍摄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照片《彭真与万里热烈拥抱》,“形象地交代出换届的特色”“是政治新闻照片,却充满了人情味”“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比较耐看”蒋铎的抓拍观念中对人的强调,实际上体现了对人的理解从革命年代的符号化和工具化的人民,转变为有情感的独立个体,而这正是上世纪80 年代文化思潮中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总体诉求。当时纪实摄影最重要的定义就是“关心人的摄影”.例如,黄少华不但在编译的《世界纪实摄影大师系列介绍》中极力推崇“关心人的摄影”,还综合了国内外对纪实摄影的定义,提出: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间的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形式。
  
  除了人本主义之外,纪实摄影还与蒋铎关于摄影的历史价值的认识十分接近。在探讨抓拍的时候,蒋铎经常批评“见报率”的价值导向,认为图片记者即使遇到可能无法见报的现象也要先拍下来,作为展示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像资料留给后人。蒋铎遗憾于在“文革”、四五运动等历史时期由于外部的限制而无法充分地拍摄保留历史真相的图片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闻摄影实践中,如上世纪 80 年代拍摄的《抢购黄金》等展示市场危机的图片,即使意识到无法刊发,但仍然认为抓拍这些珍贵的瞬间有助于认识历史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上述这些对于摄影的历史价值的认识,无疑与“社会纪实”的观念是十分贴近的。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对于抓拍观念的个案研究,揭示了特定新闻观念的具体形成过程,展示了新闻社会学视角下记者个人与整体时代之间丰富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蒋铎的个案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抓拍不仅是一套新闻生产的具体操作手段,也不仅是抽象的“主观 - 客观”认识论与新闻图片结合而产生的美学、社会、历史等价值表述。作为观念的抓拍具有具体的历史起源--它起源于对此前主导的摆拍式摄影报道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来自卓越的个体新闻记者的求新、用心的能动性,同时还借力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特殊政治文化语境 ;这包括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整体政治气氛,也受“按新闻规律办事”的专业原则和人本主义文艺思潮的具体影响。
  
  作为个案的抓拍还体现了新闻观念的本土化和多样化特征。实际上,新闻社会史领域的很多研究都在不断探寻“普遍性”新闻观念的具体建构过程。虽然在观念上与西方的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以及媒介的社会功能有若干交集,但抓拍更多体现的是特定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下新闻观念的历史延续性和本土起源。这不仅为我们认识新闻观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动态的视角,而且呈现出我国新闻观念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来源,为我们理解当下新闻传播实践、从时代语境和具体实践中寻找新闻改革的突破口,以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参照。
  
  注释 :
  
  1.王红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最高境界》,《新闻与成才》1994 年第 8 期  
  2.吴建 :《抓拍──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新闻界》1997 年第6 期 
     3.王从启 :《“抓拍”:新闻摄影的关键所在》,《新闻世界》2012年第 8 期
  4.范文霈、杨健:《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新闻摄影研究综述》,《当代传播》2009 年第 1 期
  5.安涛 :《浅谈新闻摄影记者抓拍意识》,《新闻知识》2012 年第8 期  
  6.张鹏 :《抓拍 :新闻摄影的关键》,《军事记者》2004 年第 6 期  
  7.蒋齐生 :《增强抓拍意识认真实践抓拍》,《新闻战线》1995 年第 2 期  
  8.蔡萌 :《演变与建构 :中国当代摄影研究 1976-2010》,《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报》2011 年第 21 期 
  9.曾朗 :《正确处理新闻摄影中抓拍与摆拍的关系》,《新闻界》2000 年第 4 期
  10.DanielH Magilow.Photo of KelloggBriandPactMeeting,Paris,1931. 
  11.蒋铎 :《抓拍漫谈(一)》,《中国记者》1992 年第 9 期  
  12.晋永权 :《红旗照相馆》,金城出版社 2009 年版  
  13.许林 :《蒋铎 :求新路上不停步》,《新闻战线》1997 年第 8 期
  14.蒋铎 :《抓拍漫谈(一)》,《中国记者》1992 年第 9 期
  15.耿瑞林、赵萍 :《“华赛”--又一扇展示世界新闻摄影的窗口--访“华赛”评委蒋铎》,《新闻与写作》2005 年第 5 期  
  16.蒋铎 :《怎样拍好新闻照片(一)》,《新闻与写作》2000 年第 1期
  17.蒋铎:《按新闻摄影的特点办事促进新闻摄影事业繁荣》,《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1985 年 10 月  
  18.蒋铎 :《怎样拍好新闻照片(一)》,《新闻与写作》2000 年第 1期 
  19.蒋铎 :《新闻摄影与思想解放》,《新闻战线》1998 年第 12 期 
  20.刘如年 :《农村有线广播的宣传特点》,《现代传播》1981 年第1 期  
  21.童连 :《解放军报社对编辑记者进行业务培训》,《新闻战线》1982 年第 1 期 
  22.蒋铎 :《人民日报,用镜头关注民生》,《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 60 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2009 年 
  23.蒋铎 :《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大步迈进--一个摄影记者的心里话》,《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1994 年
  24.蒋铎 :《怎样拍好新闻照片(二)》,《新闻与写作》2000 年第 2期
  25.蒋铎 :《新闻摄影与思想解放》,《新闻战线》1998 年第 12 期
  26.蒋铎 :《怎样拍好新闻照片(二)》,《新闻与写作》2000 年第 2期 
  27.蒋铎、许林 :《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中国记者》1996 年第 6 期 
  28.蒋铎 :《要用摄影语言表现新闻》,《新闻与写作》2005 年第 3期 
  29.蒋铎 :《难得的变化--评沈进拍摄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新闻照片》,《新闻战线》1988 年第 5 期 
  30.黄少华 :《纪实摄影定义新探》,《中国摄影》1993 年第 4 期
        31.蒋铎:《按新闻摄影的特点办事促进新闻摄影事业繁荣》,《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1985 年 10 月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