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新闻传播学论文:“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技巧研究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4-14 15:35

摘 要

  “央视春晚”自播出以来其地位和规格不断提高。2014年更是首次升格为“中国国家项目”,现在它逐渐成为向世界展示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自1983年,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后,“央视春晚”小品就以取材社会现实生活,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受到受众热捧,成为“央视春晚”历年来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目。它所传播的道德文化是“央视春晚”多元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年“央视春晚”小品为分析文本,解析“央视春晚”小品道德文化传播的内容;理清新媒体在受众对“央视春晚”小品道德文化进行“二次传播”中的运用。“央视春晚”小品所传播的道德文化既具有时代性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探索“央视春晚”小品所传播的道德文化内容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其取材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幽默地表演中,使用情理相结合,在矛盾与冲突的情节中突出个人道德观念、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传播技巧,既避免了枯燥的道德说教又使受众在笑声中受到道德的教化;同时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得出“央视春晚”小品存在取材偏离社会实际情况等影响其道德文化传播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央视春晚 小品 道德文化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央视春晚”是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2014 年,“央视春晚”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项目,这是央视举办春晚 30 多年以来首次将规格提升至和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开幕式等同,“它就像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样,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功能。”

  在当今世界,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但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却日益不平等。加强文化交流,让世界人们了解中国文化,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显得十分迫切。我们向世界传播我国文化做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每年农历春节前夕央视举办的春晚不仅成为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更是向世界传播我国文化的载体。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看中国“央视春晚”,这说明华人乃至全世界人们对它所传播的文化的认可。

  上世纪 80 年代,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以一个新的艺术品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从此小品作为“央视春晚”必不可少的节目,备受观众青睐。几十年来,其题材新颖,贴近生活,早已成为观众最为期待,最津津乐道的节目,并成为传播我国道德文化的重头戏。同时通过“央视春晚”的舞台也产生了众多的知名小品演员,这些演员之所以备受受众喜爱,连续多年出现在舞台上,主要在于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道德特性和取材能紧紧抓住当下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当下社会的道德文化现状,通过节目中人物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让受众在笑声中把握住当下道德观念的发展趋势,这既娱乐受众,又避免了枯燥的道德说教。因此它的出现成为每年全球华人在春节里最为期盼的电视节目之一。

  小品本是戏剧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掌握表演元素和基本技能的一种练习方法。“80年代中期,话剧演出遇到了观众上座不景气的困境。恰恰是在这么个当口,小品却悄悄地由‘幕后’走到了台前”②,“它对社会现象的反映、对地方艺术的影响、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促进,都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①它以短短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的表演最大限度地反映着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其中对人物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的反映,往往能引起受众对当前道德文化的讨论和深思。

  1.1.2 研究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包含了我国几千年的多元文化内涵。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塑造国人性格和习惯的作用。 “央视春晚”就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由央视在除夕之夜为全球华人奉上的一道最大限度体现中华多元文化的视听盛宴。

  “央视春晚”小品一直都是“央视春晚”的受众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我国当下道德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2008 年“央视春晚”实现了网络新媒体转播。这为“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更快的渠道;我国的道德文化不仅包括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还包括继承下来的我国几千年的华夏民族传统美德。在当前文化不对称的国际形势下,“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不仅有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作用,还是向世界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总结“央视春晚”小品的发展状况和在其所对应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对道德文化的传播。并通过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理清“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活动,把握道德文化传播的方向,趋势。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新媒体的出现给“央视春晚”小品道德文化传播带来哪些变化。再者,根据实例分析“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技巧。最后,针对“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原因,给出建议。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央视春晚”

  从中国知网上以“央视春晚”为题进行搜索可以找出硕博类的相关研究资料 497 条,期刊类的研究资料 2647 条,报纸类的新闻报道 1122 条。由此可见,开播 30 多年,“央视春晚”不仅以强大的收视率说明受众众多,其在学术界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其中侧重点其所传播的文化内容,以及作为电视媒体,央视举办春晚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功能。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后耿文婷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中指出,在当代审美文化的角度从“央视春晚”的本体、文化美学性质进行剖析,指出“仪式化”的“央视春晚”,它的文化价值在于民族的文化传播给了中华儿女民族的通感,把中华儿女纳入有根可循的民族文化中。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指出,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中,“央视春晚”不是单纯地做综艺节目,而是在“做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丁亚平的:《突破与建构: 电视春节晚会发展之路》从电视人自身的角度指出,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开展真正的创新促成“央视春晚”文化的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海清的《论央视春节晚会对春节文化的重构》提到,媒体运用一系列的策略重构了传统的春节文化,创造了以社会整体形象为核心的春节文化文本。媒介调动和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资源塑造以国家认同为中心的整体意识。

  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的《电视春节晚会三论--从 cctv2002 春节联欢晚会说起》,从“央视春晚”的功能、电视节目编排的角度说明它所承载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功能以及不断融入新的时代文化信息,赋予了它新的文化内涵。

  1.2.2 “央视春晚”小品

  80 年代,当传统的戏剧出现衰落时,小品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被率先搬上“央视春晚”舞台,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从历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不难看出,其取材社会生活,通过艺术化加工,由表演者在幽默诙谐中将社会多元文化多维度地传播出来。作为几乎与“央视春晚”同时产生的文艺形式,它自诞生起就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

  在中国知网输入“央视春晚小品”后,文献类资料显示 3542 条、硕博类的资料显示为 307 条,期刊类资料显示 1679 条,报纸类资料显示 751 条,通过梳理和分类,笔者将有关“央视春晚”小品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从其传播的内容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例如《笑而不爽的<扶不扶>》《蛇年央视春晚小品的文化价值观表达》《春晚小品文化价值观倾向性研究》《关于 30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两性形象的研究》等,此类文献类大致为 891 条,期刊大致为 449 条,硕博类大致为 184 条,报纸类大致为 116 条;二、从其表演者入手,对某一个演员所表演的“央视春晚”小品进行分析,例如《赵本山春晚小品语言的修辞策略研究》《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的文化学和美学解读》《浅析蔡明央视春晚小品的风格特色》等,此类文献类大致为 1764 条,期刊大致为 827 条,硕博类大致为 210 条。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可以发现,自从小品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以来,学术界对于“央视春晚”小品的关注从未中止过,其中多数从表演者入手分析,例如《赵本山央视春晚小品的文化学和美学解读》等分析较多,同时从总体出发去解析“央视春晚”小品的资料对少一些,例如,《关于 30 年央视春晚小品中两性形象的研究》,为了达到国家叙事目的,从酿造国泰民安的文化氛围角度分析小品中男女两性的形象塑造与 30 年来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个案分析还是总体把握,“央视春晚”小品自出现以来,就紧贴社会生活。它在反映社会深度与广度方面所受到的关注是其他类节目所不可取代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研究思路、方法:

  在当今中外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央视春晚”是我国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桥梁,其小品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传播我国当下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央视春晚”、“央视春晚”小品的发展历程、道德文化进行概述、以及结合不同的时代特点,分析“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以及传播渠道的变化,传播效果、传播技巧,存在问题并给出建议。

  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法,查阅有关“央视春晚”以及其小品的资料,并选取“央视春晚”小品作为分析文本,对统计结果进行整理,分类、排序,并制作相应的图表,再用比较分析法对 “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历年变化中的异同,找出变化的原因。探究其所传播的道德文化技巧以及道德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为“央视春晚”如何更好地以被受众接受的方式传播道德文化,提供借鉴。

  创新点:找出“央视春晚”小品的题材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相关点,进而总结出“央视春晚”小品所传播的个人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找出新的传播渠道在“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受众的变化。
·······

第 4 章 “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技巧

  4.1 语言幽默中见犀利,避免枯燥的道德说教

  “央视春晚”小品之所以广受关注一方面因为它及时地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受众共鸣。另一方面运用幽默的语言在轻松、喜庆的节日氛围中中,紧抓当前社会道德文化现状,对于有违道德文化的现象进行幽默犀利的调侃,指明传播道德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它既避免了纯粹性的娱乐,又不是枯燥的道德说教。幽默调侃的方式既让受众开怀,又传播了社会成员之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 2014 年《扰民了你》中,蔡明所演的房东看到自己不求长进的孙子让朋友的女朋友怀孕,且要给为了梦想在京拼搏的年轻人涨房租时,说道:“你是孙子,人家也是孙子,你这孙子怎么这么孙子”.在幽默与笑声中,将社会上两种年轻人的品行做了犀利而又深刻地对比。

  4.2 巧用冲突与矛盾,展现道德文化观念

  “央视春晚”小品节目普遍短小, 时长大致在 20 分钟左右,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几分钟内要想将节目演绎的深入人心,它必须严格考究小品的内容布局和冲突设置。小品表演者既要让受众发笑,同时又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冲突与矛盾展现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借此展现道德文化观念,“央视春晚”小品中矛盾的解决通常依赖道德的教化作用。

  在 2004 年严顺开等人的《讲故事》中,展现了一位上了年纪有些痴呆的爷爷,在家没事,喜欢对着孙子反反复讲同一个故事,且自己认为这个故事之前从来没有讲过,这引起了孙子的反感。老人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和孙子爱玩,不耐烦的表现形成鲜明的矛盾。最后通过父亲在对儿子所讲的道理中展现尊老的观念,最后父子俩一起耐心听爷爷反复将同一个故事。该小品反映了尽管老人上了年纪照顾起来比较麻烦的社会现象,但通过传播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同样可以幸福快乐。

  “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离不开非常清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通过使用角色的倒错与置换,展现人物本身和人与人之间行为或内心的冲突、矛盾等创作技法,让所持不同道德文化观念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通过对比突出道德主流文化观念。

  例如,早期陈佩斯,朱时茂的《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的角色置换;开心麻花的《扶不扶》中扶摔倒老太太的小伙儿,在无奈之下置换角色等,这些都巧用角色的倒错与置换等手法,将社会问题搬上舞台,在矛盾与冲突中,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4.3 紧贴节日喜庆氛围,道德教化张弛有度

  小品分为多种,“央视春晚”最初是为庆祝农历春节所举办的大型文艺节目,因此在普天同庆的重要节日里,以喜庆、团圆、和谐等节日背景下,其小品也多以正面的,喜庆的形式出现,且紧贴春晚主题。尽管小品中会反映深刻的社会矛盾,但张弛有度,最后都以问题得到解决为结局,依然给受众带来节日的愉悦感。

  2005 年“央视春晚”主题是“盛世大联欢”,以当年郭冬临、牛莉的《男子汉大丈夫》为分析对象,妻子和邻居发生争吵,妻子拿刀剪指甲,准备去找邻居打架,被丈夫拦下,接着妻子让丈夫替自己去出气,进而丈夫运用一系列的幽默将此事和平化解,比如丈夫要去找邻居理论前要喝水,喝了几口后,要求能不能再带个壶去,被妻子回应,“你旅游去啊你呀”. 现实生活中邻居争吵很正常,甚至因一时冲动,发展到双方动手受伤、酿成悲剧的案例不在少数。此小品则树立了一个丈夫用幽默巧妙化解邻里争吵的形象,看似此丈夫胆小,怕事,实则是遇事头脑冷静,避免邻里矛盾激化双方受伤的明智之举,这给现实生活中,容易发生邻里矛盾的受众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这样的结尾,符合“央视春晚”喜庆、团圆的节日氛围与共创和谐社会的道德文化观念。这也是“央视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传播张弛有度,经过层层把关的结果。

  4.4 情、理相结合

  “央视春晚”小品捧红了一大批演员,然而总结历年来的“央视春晚”小品不难看出,节目中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多数为社会生活的普通人物,以其所见所闻、喜怒哀乐来反映社会生活,道德文化观念等。小品所叙述的情节本身就是老百姓身边正在经历或者所熟悉的事情,以老百姓的感情角度去展开,这是“央视春晚”小品道德文化传播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综合历年“央视春晚”小品表演者来看,赵本山,蔡明,郭达,陈佩斯等着名小品演员的作品,以及之后出现的新人的作品中角色都以农民、普通市民等普通人物为主,抒发的是老百姓的情,讲的是老百姓的“理”.

  2013 年“央视春晚”小品《大城小事》讲述的是两个农村年轻小伙儿来到大城市发展,干起贴小广告来维持生计的工作,有一次误闯小区业主家当模特的经历。其中二人因到处贴小广告遭到人们的嫌弃,最后二人与小区业主互相体谅,且被业主录用,决定不再到处贴广告为圆满结局。该小品在幽默中,给了平日遭人嫌弃的贴小广告者们说话的机会,同样是为了生计,同样也要生活,这些人也想有一份能养得起自己且不会对社会其他成员生活造成不便的工作。此类小品,用温情、幽默、感人的方式,提示贴小广告确实给城市生活造成困扰,从感情上加强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增强了道德文化的感染力。

  4.5 紧跟时代又继承传统

  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反映,道德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有其历史连续性。“央视春晚”小品所传播的道德文化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又是对当下发展着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反映。既通过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大多数成员所面临的问题,反映当下社会道德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观念,又将传统的美德传播给观众,力图在社会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人们在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时,引导道德风尚,用道德的力量传播真、善、美,对脱离社会文明轨道的消极的、负面的、堕落的观念进行幽默的讽刺。

  例如,“央视春晚”小品既然有对尊老爱幼,睦邻友善、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同时又有抛弃了封建家长制的思想,在当代婚姻自由的基础上,实行家庭内部民主,尊重儿女的选择。既有对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社会道德风气的批判,又有对工作上不爱岗敬业,溜须拍马有违职业道德行为的调侃。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