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体育保健学论文:运动损伤原因统计结果与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08 10:00

中文摘要

  棒球运动属技能主导类攻守轮换同场对抗性项目,要求参与者具备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在我国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高校棒球队迅速发展起来,范围也在相继扩大,学生对于棒球运动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棒球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以及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也急剧增多,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破坏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的提高,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在训练、比赛中,如何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已成为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本文通过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棒球队(山西省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以及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学生在棒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的人数、种类、原因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最大限度减少该校棒球运动员在棒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

  以该校的 60 名棒球运动员以及 3 名棒球队的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 63 份调查问卷的整合与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较高,达 90%;且损伤多发生在训练时期;2、棒球运动的损伤多为急性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肩部、肘部、腰部和膝部;3、其中,肩部损伤以三角肌损伤最多,占肩部损伤的 69.39%.4、出现的肘部损伤中,多发生在肘关节内侧,占肘部损伤的 50%.5、棒球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有 5 种,为肌肉拉伤、运动性疲劳损伤、擦伤和挫伤、关节韧带损伤、骨折;6、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主观因素主要有:动作技术存在缺点或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旧伤未愈,摔倒着地,被球或球棒击伤等;客观因素主要有:局部训练负荷过重,训练量偏大,场地、器材及保护不合理以及气候不良等因素;7、运动员在损伤后主要采用停止运动、休息和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的处理方法;8、专项训练时技术的错误是导致棒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训练因素。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预防大学生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建议: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防伤意识;认真做好教练员安排的准备活动;认真学习棒球动作技术要点,及时纠正调整错误动作;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提高棒球训练的科学化;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队医的跟踪监督机制。

  关键词: 棒球 运动损伤 调查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棒球是以运动员手持球棒击球为典型特征的运动项目,作为球类竞技项目,该项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很强。它在国际中开展很为普遍,意义深远,拥有“竞技与智慧的结合”的美称。在美国和日本,棒球运动颇为风靡,并将其称之为“国球”.棒球也是团体球类运动,法定比赛队员至少为 9 人,球队队员分为攻、守两方,持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场地里进行竞赛。棒球运动也是球类运动里最具有田径特点的项目,既融合了短跑、投掷的运动特点,又将战术和传、接球技术相结合运用。对参与者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很高,既要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还有灵活多变的心理战术意识。当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高校都作为开展的专项运动课程。当代中国高校棒球运动正在不断向前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并连续成功的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目前在我国的大学生中已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地区高校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棒球队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

  作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棒球竞赛所用时间较长,比赛时间一般为2-3 个小时,棒球运动同时将跑、跳、投掷、接、击打等运动能力结合到了一起,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棒球项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棒球选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针对棒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进行研究,这对于棒球运动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正处在我国大学生棒球运动发展初期的高校而言,则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同时,本人在查找有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有关大学生在棒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资料和文献甚少,尤其是对在校期间的大学生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论述。本文通过对该高校的棒球队运动员和教练的访谈和调查问卷得出结论,并可以为大学生棒球训练提供好的建议,预防和减少学生在棒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高校大学生棒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该校作为山西省唯一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这支棒球队于2012 年正式挂牌注册为山西省棒球队。通过对该所高校棒球运动员在棒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从中发现高校棒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种类,从而找出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探讨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为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提供科学的教学与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3 研究任务

  本研究通过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方法,从该校棒球队的管理、棒球队的教练与参加棒球训练的学生、训练场地及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学生在棒球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关建议。

  1.4 文献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索有关文献,以“棒球运动”为检索词,共检索到 2,035篇相关文献。以“棒球运动损伤”为检索词,共检索到 25 篇相关文献,其中,国外对棒球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居多,而我国对棒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较少。

  1.4.1 棒球运动概述

  棒球,初期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用棒击球的游戏,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才蜕变为竞技运动的一项比赛。从 1846 年 6 月 19 日的第一次棒球竞赛算起,到现在已有 150余年的发展历程。

  谈到关于近代棒球的起源问题中,有的人说起源于美国,也有的人说起源于英国。

  美国《麦克米兰体育运动词典》中说:19 世纪末期,对棒球起源的讨论渐渐多了起来,多半人猜测棒球的出现与古老的英国圆场球(Rounder)是有关联的,并且混杂着各种各样的名称。美国最着名的百科全书也指出: 18 世纪棒球第一次在英国出现,是被英国当地的圆场球的改良而发展起来的。

  韩春苓[1]等人在文中提到,19 世纪 70 年代初,清政府选派了 30 名青少年学生到美国学习,在美国读书期间,他们对棒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立了“中华棒球队”,包括后来成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他们技术高超,曾多次为耶鲁大学荣获佳绩。

  张家理[2]在文中写到,1979 年,成立中国棒垒球协会。1981 年 8 月中国棒球运动协会进入国际业余棒球联合会。1985 年中国进入了亚洲棒球协会联合会中。申伟出任了亚洲地区的棒球联合会其中的副主席一职。我国的棒球联赛于 2003 年建立,目前有六支队伍, 他们是北京的猛虎队、天津的雄狮队、上海的金鹰队、广东的队猎豹、四川的蛟龙队和希望之星队。经历了近五年的锤炼, 联赛逐渐走向成熟化,促进了我国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棒球运动的大众化、社会化。纽约洋基队同我国的棒球协会于 2008 年年初达成了协议,并在北京正式成立了办事处, 棒球运动进入全面推广与发展阶段, 从而坚定了棒球协会对这项冷门运动在我国做好做强的使命。各大新闻媒介对棒球联赛的报道也越来越及时、专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本赛季每周都制作相关的联赛专题,在体育新闻中播出,中央 9 套( 国际频道) 也将就全明星赛、总决赛进行专题报道,扩大联赛在国内的知名度。

  杨至刚[3]在文中提到,棒球运动是在划定的场地范围内,两队各出 9 名选手,在主教练员( manager) 指导下,按照竞赛规则,在由至少 1 名裁判员的判决下进行比赛的一种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争夺的分数多于对方而获得比赛的胜利。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竞技对抗项目,也分属于得分类比赛项目。比赛的器具有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球场上通过击球和跑垒、投球以及传接球等技战术进行竞赛,比赛前先采取先攻或先守,两支队伍各攻守一次实为一局。进攻位置有两类,以击球员和跑垒员为主。

  陈小敏[4]在文中提到进攻和防守是全部运动项目的普遍特征,而棒球比赛的进攻和防守是截然划分开的,比赛时把双方分别分成进攻方和防守方,轮流进行。进攻时,9 名选手依照赛前制定的击球顺序,持击球棒轮流上场击球,击球后用计谋以攻占垒位的速度得分;防守时,9 名选手包括 1 名投手与 8 名场员,一同上场。是以投手为核心,以球速、落点和变化的运用,配合防守快速的移动以及快速准确的传接球来遏制对方加分的一种集体性球类运动项目。棒球运动结合了人类跑、投、接、击打等基本的动作能力,被称为最富有田径特色的集体性球类运动,是重视个人动作技术的团体比赛类项目。

  棒球的技术由进攻和防守两种类型构成:进攻技术由击球、跑垒、滑垒构成;防守技术则由传球、接球、投球、封杀、触杀构成。它是在一个扇形的场地上进行竞赛的。竞赛规则几经修改,逐步完善合理,它在竞赛中维护双方利益,限制不正当行为;保护运动员安全,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能力,促进技、战术的发展。

  刘福安[5]等人在文中提到棒球选手除了具有速度、力量、灵敏和爆发力等运动素质外,还应具备机智、灵活的战术意识,临场判断、随机应变以及独立作战的潜力。

  比赛时要求攻守两方迅速、果断,默契配合,是一项灵活善变,斗智斗勇,令人回味无穷的一项体育运动。

  综上所述,棒球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美国首次在全世界中开展了棒球比赛,并随后制定了第一部棒球的比赛规则以及棒球场地的设计。二战结束后,棒球这项运动得到了普遍开展,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在我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较长。近代时期,在美留学生詹天佑和其伙伴们组织建立了第一支“中华棒球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棒垒球协会组织成立起来,并进入了亚洲棒球协会联合会。特别是之后的中国棒球联赛的成立和发展,推动了我国棒球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随之持续发展。

  棒球运动是极具运动特色的一个项目,要求参赛队员人数较少的一项集体运动,比赛过程瞬间千变万化,它是集技术和战术于一体的趣味运动项目。要求选手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是一种欣赏性和刺激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

  1.4.2 棒球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

  唐花明[6]在文中提到:棒球在我国的成长已有 100 余年的历史,但是,受多个条件的制约,棒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速度较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该项运动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其它热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该运动项目在我国大学生中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 2004 年中国大学生棒垒球协会的建立,推动我国的大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棒球组织,从而极大地增进了棒球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展开。中国大学生棒垒球协会经由多方的努力,已经成功的开展了多次目的为发展大学生棒垒球运动的活动,其会员数目也在持续增加。目前,在我国有 64 所高校注册于中国大学生棒球协会,不仅有以广州体院、沈阳体院、天津体院为代表的专业体育院校,也有一批 211 大学,如北大、清华、同济等高校,还有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院为代表的一般性大学。

  这些院校中不单有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比较繁荣地区,也有河南、湖北等中部地区的高校,还有青海、新疆、广西等西部地区的高校。很显然,棒球运动已经深入到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吸引参与到该项运动中来。但普通高校的棒球队受经费、场地与器材等条件的限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联赛水平与预期结果相差甚远。

  邵恒忠[7]等学者在文中提到:拥有棒球队的高校当前主要位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展快的都市,形成了以这几个城市高校为轴心,促进附近地区高校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分部位于华北、华东以及华南地区。可观的是,棒球运动的发展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在我国西部地区也有了大学生的棒球队伍,具有代表性的有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并多次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棒球比赛。东北、西南、西北等很多地区的高校也正在组织成立棒球队,可见,我国大学生棒球运动开始呈现出繁荣发展趋势。

  但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相对于其它运动来说,许多高校对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宣传力度等还比较不足,加上受场地等因素条件的限制,导致诸多高校难以将该项运动作为必修课进行教学。

  王强[8]学者在文献中提到:在我国,高校棒球运动发展程度越来越普及化,棒球运动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但因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较大,一些地区受活动经费,技术力量等条件的制约,发展差距较大。北京、上海、天津以及广州地区的棒球发展水平相对高于别的地区。青海、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高校对开展棒球活动的认知和了解不足,棒球运动发展速度较慢,缺乏比赛经验、与强手之间的对比和交流,对新技术和战术的掌握不足,从而影响了这些高校棒球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挥。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在发展高校棒球事业等意见上没能建立起相关协议和相应的管理系统,使得很多高校的领导对该项运动的重视程度较低,高校大学生棒球运动现在仍自我发展。

  总结以上得出,棒球运动近些年来在我国很多高校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大学生棒垒球协会的成立,该运动项目在我国各大院校的发展速度加快,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特别是在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等地的众多高校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地区虽然也呈现出发展趋势,但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经费、场地等条件的制约,造成该项运动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高校中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使得这些高校的棒球运动员在技、战术上的掌握受到制约。此外,有关部门对高校大学生棒球发展事业的系统尚未确立,从而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棒球运动的积极开展造成了影响。

  1.4.3 棒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展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是运动医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防范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发生以及对发生的损伤进行合理的治疗。探索发生损伤的原因、机制以及规律。参与者在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单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升,减少运动寿命,伤情严重时,可使参与者残疾,甚至死亡,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造成障碍,阻碍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入探索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为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将运动伤病的发生率和危害降到最低。

  运动损伤的划分方式众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分为:(一)根据损伤后的病程时段分类:(1)急性损伤指某一运动瞬间受到直接或是间接的暴力导致的损伤,如扭挫伤或肌肉的拉伤等。(2)慢性损伤是指由于局部负荷过重,多次重复受伤而形成的损伤,或是因对急性损伤处理的方法不当而演变来的旧伤,如腰肌劳损,肩袖的损伤等。(二)根据损伤的组织构造分类:哪些组织损伤即为什么损伤,如骨损伤或肌肉损伤等。(三)根据损伤的程度分类:(1)轻度损伤对工作和训练的影响极小;(2)中度损伤即在 24 小时之内不能够工作或训练;(3)重度损伤即需要入院治疗的(四)根据损伤后皮肤或黏膜是否完整分类:(1)开放性损伤是损伤部位破坏了皮肤或黏膜的完整程度,受伤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如擦伤、扎伤等。(2)闭合性损伤是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没有受到破坏,受伤伤口没有暴露在空气中,如扭伤以及关节、韧带损伤等。

  在棒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与棒球教学、训练以及棒球项目的技术特点有关,也与不同训练阶段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关。棒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激烈的球类运动项目,训练的强度大、负荷大,比赛时间长,这就伴随着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运动损伤较为普遍。现代棒球运动员损伤发生频繁,运动员在专项训练期间由于传球和投球动作技术的大量重复训练,而身体素质没有达到这些动作技术的要求,因而经常出现运动损伤。国家培养一名优秀的棒球投手花费很多,因此一定要重视对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

  1.4.3.1 棒球运动损伤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国外对棒球运动的研究种类繁多,主要集中在棒球运动员的选材,对棒球投手、击球手动作技术的分析,对不同级别棒球运动员在运动中常见受伤部位的生物力学分析和探讨,以及对棒球运动员肩部和肘部损伤的运动医学研究,并提出诊断治疗方法。

  Beckett[12]等人于2014年对112名年龄在7-18岁之间棒球小联盟中的选手的肩胛骨及髋关节功能的临床研究中提到:通过简单的临床试验确定,肩胛骨错位和运动障碍以及髋关节功能障碍是非常普遍的在青少年棒球球员中。肩胛运动障碍的存在是有较高的,与平均喙突距离相关。识别的球员被认为是在投掷伤害和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引发的风险的增加可能会减少在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的棒球选手损伤率。

  Kancherla[13]等研究者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提到:棒球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投掷手臂的肘部因重复高度外翻和外展,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的病理学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肘部正常的软组织和骨的稳定结构在其进行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渐进式的结构变化,从而可能引发损伤。现代的诊断方法,包括 X 线平片、CT、核磁共振成像,除了关节镜的检查方法,都可用于帮助其进行损伤诊断。虽然非手术治疗是这类运动损伤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必要时还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Wilk[14]等人在研究中提到:在棒球投手运动员中,肘关节的损伤是常见的,且肩关节的运动和肘关节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投掷肩 ROM 减少与职业棒球投手肘关节损伤的发病密切相关。

  Oyama[15]等研究者在研究高中棒球投手受伤的文中提到,躯干旋转序列对球速的影响以及和上肢生物力学有联系的。高中棒球投手表现出不当的躯干旋转序列表现出更大的最大肩外旋角度和肩端力与适当的躯干旋转序列投手相比。不当的驱赶旋转顺序以及躯干的改变会影响上肢关节在负荷下的损伤风险。因此,加强锻炼,适当的躯干旋转序列使用俯仰运动期间可能会减少应力放在肩关节周围结构和导致损伤的预防。

  Ciccotti[16]等人在研究中提到肘部尺侧副韧带的损伤是威胁优秀棒球投手职业生涯的潜在的因素。超声波应力测量中,占主导地位的精英投手的关节尺侧副韧带更厚,更可能有低回声病灶或钙化,与外翻应力随时间增加而松弛。

  从上述各项研究中可以发现,由于国外棒球运动开展广泛且发展速度快,国外学者对棒球运动损伤的研究丰富且较为深入,主要集中在对棒球运动员肩部和肘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并进行深度的剖析,实验研究对象涉及到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类别的棒球运动员,尤其是针对投手的上肢损伤研究最多,主要针对他们的受伤部位与身体机能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动作技术的联系,研究步骤大多是由提出假设到实验再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目的是为了对棒球损伤提供大量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以预防和减少棒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棒球运动员的运动伤病提供合理的医疗治愈方法。

  史清钊[17]等人在文中提到:棒球运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运动员发生损伤,较为典型的受伤部位是肩部和肘部,腰部损伤也很多,腕部、膝部和踝部损伤的发生率紧随其后。在棒球运动员的损伤原因中,训练引起的过度疲劳是发生损伤的最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也是引起损伤的主要原因;场地气候和被球击伤也是造成运动员受伤的两大原因。

  雷芗生[18]等人在文中提到: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损伤部位较多,多发生在四肢关节,且上肢高于下肢。损伤多发于击球员、投手和外场员。关节损伤多发于跑垒员和外场员。训练水平较低,动作技术存在缺点和错误是造成棒球运动员受伤的首要原因;因局部训练负荷过重、运动量安排不当而导致的损伤也是造成棒球选手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且棒球训练时期的损伤发生率高于比赛时期。可能是由于为了比赛的需要,常以超负荷运动进行训练,如果队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就可能导致急性损伤或劳损。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在对棒球运动损伤的研究文献中,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水平棒球运动员在棒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部位和原因的分析。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部位较多,且损伤部位以肩关节和肘关节最为典型。对于在分析棒球运动中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原因的这个问题上,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同,但可以总结以上得出,棒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都集中在训练过度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水平低,动作技术错误,局部负荷重,场地气候以及意外伤害这几个方面

·······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损伤发生率较高,达 90%;且损伤多发生在训练时期。

  4.1.2 运动员的损伤多为急性损伤,部位主要为肩部、肘部、腰部和膝部。

  4.1.3 运动员肩部的损伤以三角肌损伤最多,占肩部损伤的 69.39%.

  4.1.4 在出现的肘部损伤中,多发生在肘关节内侧,占肘部损伤的 50%.

  4.1.5 棒球运动损伤的种类主要有 5 种,依次为肌肉拉伤、运动性疲劳损伤、擦伤和挫伤、关节韧带损伤、骨折。

  4.1.6 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主观因素主要有:动作技术存在缺点或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以及旧伤未愈,摔倒着地,被球或球棒击伤等;客观因素主要有:局部训练负荷过重,训练量偏大,场地、器材及保护不合理以及气候不良等因素4.1.7 运动员在损伤后主要采用停止运动、休息和去医务室或医院治疗的处理方法。

  4.1.8 专项训练时技术的错误是导致棒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训练原因。

  4.2 针对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建议与对策

  4.2.1 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防伤意识

  运动员应不断加强对运动解刨学和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医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加深对自身身体结构和运动素质的充分认识,在运动过程中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训练相结合,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损伤,发生损伤后应运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对受伤部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4.2.2 认真做好教练员安排的准备活动

  运动员应端正训练态度,认真做好教练员安排的准备活动,加强做好易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降低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机率。

  4.2.3 认真学习棒球动作技术要点,及时纠正调整错误动作

  对于教练员的讲解和示范运动员要细心认真去听、去学、去做,在棒球学习初期要打下坚实的技术动作基础,提高技术动作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在学习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技术的巩固练习,同时,教练员应加强对队员的技术训练与指导,及时纠正队员出现的错误动作,避免因技术动作变形而造成慢性劳损伤 .

  4.2.4 及时调整训练内容,提高棒球训练的科学化

  教练员应科学安排专项训练计划,做到循序渐进,及时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行调整,避免队员出现疲劳训练。

  4.2.5 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队医的跟踪监督机制

  运动员应在棒球运动过程中将护具穿戴齐全,在训练前对场地进行检查和修整。条件允许下,应为棒球队建立健全队医的服务机制,为球队更好的参与比赛和开展训练提供优质的条件。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