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体育保健学论文:运动训练对颈椎康复的作用研究结果与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1-08 09:58

摘 要

  目前已被证实与脊柱力学失衡有关的病症达 100 余种。近几年的报道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不降反升,发病年龄不升反降,影响听力、视力、呼吸、平衡、肢体协调性、下肢力量等各项功能,而这几项功能与脑干供血、脊柱骨骼支撑能力、肌肉力量、运动模式是否合理密切相关。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体位姿势修正和训练对颈椎功能的影响,为多病之源的颈椎病找到一个切实可行并易于推广的防治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缓和预防伤痛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检索证实此项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采用实验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配合体位姿势修正和颈椎功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包括影像学、治疗效果,再从身体体成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步态等方面评价,验证体位姿势训练对颈椎功能的积极影响,结果如下:

  1.观察组在影像变化和疗效统计上均优于对照组。

  2.观察组身体脂肪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变化不显着。两组基础代谢值治疗后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3.治疗前颈前屈状态下两组 I、II、V 波潜伏期高于正常体位,上肢前屈状态下 I、II、III 波高于正常体位,治疗后两组各波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非正常体位下与正常体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颈前屈状态下 V 波,上肢前屈状态下 II、III 波较正常体位潜伏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两组步长、步频和步速经治疗后都显着好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在步长和步速上好于对照组,差距具有显着性意义。

  由此得出结论如下:

  1.颈椎功能训练配合常规治疗的效果比单一常规治疗要好。

  2.治疗后患者基础代谢值(体重)有所增加,但身体脂肪率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得到了改善。

  3.治疗后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功能得到了提高,脑干供血情况得到了改善,因此对不良体位的耐受力增强4.治疗后患者视听觉、本体感觉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功能增强,改善关节运动的精确性和肌张力的调节功能,使动作的完成质量更高。

  建议:对患者强调日常不良姿势对颈椎功能影响的重要性,树立动作维护的意识,重视体位姿势的分析和评估,运动训练应包括基本动作和针对性动作,养成日常休息时动作的中正和对称,劳作时动作的协调和完整的习惯,训练应体现出个性化。

  关键词:体位姿势 动作训练 颈椎病
 

引 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代之以机械化、信息化的劳动方式,因身体活动减少带来了所谓现代文明病[1],如日渐增多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抑郁与焦虑等,且呈现出低龄化、普遍化、职业化等特点。与其他现代文明病类似,颈椎病及其相关疾病常出现在日常姿势不佳、缺乏运动、营养搭配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当中[2].

  目前已被证实与脊柱力学失衡有关的病症达 100 余种[3],血压高、血压不稳、失眠、耳鸣、眩晕、下肢无力等常见病症的真正元凶可能就是颈椎病。近几年的报道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不降反升,发病年龄不升反降,普通人群发病率达到 15%-17%,50 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 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 岁左右则达 50% , 70 岁左右几乎为100%[4].颈椎病影响听力、视力、呼吸、平衡、肢体协调性、下肢力量等各项功能,而这几项功能与脑干供血、脊柱骨骼支撑能力、肌肉力量、运动模式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其经济负担。临床证实,不良的坐、卧姿势,与颈椎曲度变直、侧弯的影像变化相一致,劳作、交流等动态姿势,与颈椎影像中的不稳定节段椎间孔变形、椎间隙变窄、椎体移位变化相一致;特定的休息体位和运动方式可以减缓病痛发作。影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在颈椎各项功能中,最早出现问题的是运动功能,颈椎运动功能的基础是完整的颈椎结构、相匹配的周围肌肉、合理的运动模式,恢复颈椎的运动功能应首先保证其稳定性和支点作用的恢复。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体位姿势训练对颈椎功能的影响,为多病之源的颈椎病找到一个切实可行并易于推广的防治方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缓和预防伤痛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解决中老年患者养老保险困难问题,降低国家和企业养老负担,构建和谐社会亦有积极意义。

  1 研究现状

  1.1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颈椎病[5]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祖国医学经典文献中并无颈椎病的记载,而是散见于“痹症”、 “头项痛”、“眩晕”等的有关记载中[6].病因上[7]来讲,大致分为六淫(即风寒湿热之邪)和脏腑功能失调,内外因素造成肝阴不足、脾虚而致头晕目眩,或肾亏虚而致颈部筋骨、韧带之退变。

  外在因素中寒邪侵袭最为常见,临床发现,很多病人被诊断颈椎病多年,素日体佳,但遇感冒等疾病时,颈椎病症状随之出现且愈来愈重。此类病人往往病情好转后,颈椎病症状也随之改善。另一方面,正气不足[8]也是痹症较易发生的因素。不良体位或疲劳可使颈椎气血不通,六邪即乘虚而入,而年老体衰者肝血亏虚和肾精不足,使得筋骨失养,而致颈部气血更易不通而发病。也有学者将内外因素[9]归纳为致病的虚实两端,六淫即实证,往往发病急重,需及时处理,内因即虚证,主要是长期气血不足累及肝脾肾等脏腑,需要慢慢调理。也有人将外伤列为颈椎病的致病因素[10],部分颈椎病患者曾有颈肩部外伤史,直接或间接导致关节错位或椎体失稳,此时行推拿或正骨可及时纠正失稳关节,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另有学者认为有颈椎外伤史或椎体失稳的患者,在受伤前已存在久坐、长时间伏案导致的颈项肌慢性劳损[11],即气停血瘀痰阻,导致颈项肌疼痛,筋骨失养而易出现扭挫伤,受伤之后又因种种因素未得到及时干预,最终致项痹症。总之,中医认为,颈椎病及其相关病症实为本虚标实之症,表现多为虚实兼有,同时劳损,外伤,时节变化,饮食及个人体质等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现代医学依照影响的结构和组织不同将颈椎病分为 5 型[12],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的称为“混合型”,临床实践中,绝大多数都是混合型,其中神经根型为主的最为常见,达到 60%-70%,脊髓型因其可能致瘫,通常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类型。许多研究认为,长期姿势不良[13]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低头是不能被忽视的因素,长期习惯性姿势不良可使颈部处于过屈状态,椎间盘压力增高,颈部肌肉张力增加,超过所能承担的负荷,即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有学者对颈椎病患者调查发现[14],相当一部分患者曾有颈部外伤史,如骨折脱位、小关节错缝、筋膜炎等,这些因素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出现颈、肩、上臂的一系列症状,尤其是年轻患者,活动多且缺少颈椎保护意识,出现外伤后休息不当,处理不及时,不进行正规治疗或继续进行剧烈活动都会加重病情。环境变化[15]也是引发颈椎病的重要原因,有调查发现,每到季节交替,天气变化频繁时颈椎病发病率就呈上升趋势,夏季贪凉吹风扇或空调,冬季不注意保暖都会造成颈椎病症状在原有基础上加重或反复,另外室内寒湿,通风不畅可能引发颈椎病。临床发现[16],颈椎病人往往存在饮食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如喜食甜食、咸食者钙、磷代谢紊乱,会间接导致颈椎小关节失稳而易引发相应症状。近年来,颈椎病患者的心理问题[17]愈来愈多,成为影响颈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颈椎病病程长、症状多、易反复的特点会给一些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困扰,青少年患者多采取不重视或反应过激的态度,即症状可以在忍受范围内时忽视,无法忍受时想通过一定的治疗达到彻底根除的目的,若事与愿违,容易产生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中老年患者养生意识较强,通常都能够接受系统治疗并对病因病机有一定认识,但部分患者存在“破罐子破摔”心理,认为颈椎病既然治不好索性放任不管,其结果最终多以症状加重而结束。

  中西方医学体系不同,相同的是对颈椎病都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认识,从根本上来说,颈椎力学结构变化是最终的结果,是相应症状发生的基础,而颈椎力学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颈椎病治疗的最佳选择应是寻找影响患者颈椎力学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加以干预。

  1.2 颈椎病与体位和运动的关系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物质的丰富,而物质的丰富又使人们生活极大的便利起来,相应的身体活动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日常不合理的休闲姿势,电子产品的普及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展。关于颈椎病的研究多认为此病的病因复杂而多变,而不良体位和缺乏运动是重要的两个方面。

  许多研究认为,长期伏案低头工作是引发颈椎病的重要原因,因伸肌长时间被动拉伸, 得不到调整和休息,颈项肌肌力减退,最终导致松弛退化。有研究分析了颈椎病 X线结果与体位的关系[18],正常情况下,颈椎间盘前厚后薄,其厚度差是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主要因素,伏案工作者颈椎长期处于前屈位,颈椎呈代偿性曲度变直或后凸。进一步发展会导致钩椎关节增生,项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颈间盘突出等一系列影响改变,出现压迫神经和血管导致相应症状。颈椎失稳[19],影像表现为椎体横向移位、旋移或滑脱,活动时剪应力增加,静止时颈肩部位置不正致前、后纵韧带松弛是影像变化的原因,张口位显示寰枢椎偏移、寰枢椎间距不对等表现,表明患者曾有颈椎外伤史或颈椎侧弯,习惯性左右旋转位,与日常姿势颈部习惯性靠向一边或后边,长时间向一侧扭头有关。有一些动物研究验证了姿势不良对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通过手术[20]破坏大鼠颈背部肌肉的浅群、深群等软组织致动力性平衡失调,颈背部伸肌群肌力减弱、屈肌群力相应增强,动物始终呈屈颈状态,证实了颈椎病好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加上风寒的刺激,可加速颈部动力性失衡的发生与发展,导致椎间关节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诱发一系列症状。临床发现[21],颈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发作体位,多为屈、伸、旋转头颈,以及翻身、坐起、躺下时出现,用枕不当是引发此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枕头过高会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肌及韧带等软组织负荷过大引起劳损,另外不适合的桌椅高度也容易加重颈肩部的劳损,导致椎间关节失稳,在体位转换时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

  运动不足被认为是颈椎病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研究从运动对人体整体机能的调节和增强体质等方面来阐述对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23].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根本原因为本虚[24],体虚阳气不足,卫阳不固,而体虚往往存在于疏于调摄保养者,即缺乏一定的身体活动。在缺乏活动的基础上,如果存在不良姿势的习惯,就极易造成颈部运动平衡失调,导致颈椎力学结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脊柱侧弯、儿童抽动症等近年来明显年轻化的一些颈源性疾病都和运动不足有关。对于中老年人来讲,运动不足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25].缺乏运动的中老年人椎间盘周围组织缺少应力刺激,导致营养供应减少,妨碍废物的排出,破坏基质代谢平衡,最终导致椎间盘退变。也有研究认为缺乏运动会导致钙、磷代谢的紊乱,尤其是年轻时就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随着年龄的增大愈发困难,导致全身关节不稳,骨密度降低,肌肉和韧带缺乏韧性,增加了颈椎结构紊乱的可能性。

  存在不良姿势的人群如果可以保证足够的锻炼或者运动不足的人群能够养成良好姿势的习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诊断为颈椎病的可能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极少存在这种情况。不良姿势和运动不足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决定了现代人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良姿势下,相对应的运动就成了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主食”.

  如此一来,颈椎在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下产生应力变化后,没有通过运动来保护或松解本已疲劳的软组织,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3 颈椎病的运动康复疗法

  运动不足是颈椎病一大病因,因此许多治疗方法都是围绕运动锻炼来展开的。研究认为,大部分颈椎病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在可以进行保守治疗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仅在急性期或发作期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大部分时间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来保持治疗效果和预防疾病复发。

  从运动锻炼的作用上来看[26],通过活动颈肩部周围的肌群可促进颈项部血液循环,牵伸张力过高肌肉,达到减轻局部症状的目的。长时间锻炼可以增强肌肉、韧带力量,改善颈项肌抗疲劳能力,增强稳定性。有研究[27]阐述了全身性锻炼对颈椎功能的影响,全身性的运动锻炼可以调整脏腑气血,促进颈项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即最终达到改善“体虚”的目的。有研究[28]认为,颈椎病锻炼的时机应在缓解期进行,急性期主要是制动和休息,但近年来也有人建议进行抗阻训练来最大程度减少因制动带来的功能减退。

  多数研究认为,针对颈椎病人锻炼的目的应是预防疾病的再复发,对于正处于急性期或病程较长的病人,应谨慎选择锻炼方式,待其病情好转后再强调锻炼的重要性,培养病人的锻炼意识。

  一些研究者将颈椎功能锻炼作为康复治疗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对颈椎运动功能的认识和指导理念上的差异也使得颈椎功能锻炼的方法特色鲜明。

  有一些方法强调颈部灵活性的训练[29],进行慢速的头部向各个方向的拉伸运动,包括头部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另外也有通过肩部或肩胛部运动来活动有关肌群[30],如肩关节的摇动、耸肩、扩胸等。这些方法有效的练习了颈肩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31],颈椎关节及椎间盘易受过于频繁的颈部活动所累,造成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紊乱,而肩部幅度过大的活动同样会造成颈椎关节的不稳定,因此不赞成过多进行颈部灵活性的训练,代之以颈椎抗阻训练或稳定性训练。

  在颈椎功能锻炼的实际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动作缺乏规范,医患均不重视,锻炼缺乏针对性,训练量和强度无法监控等,尤其作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宣传教育,尤其是强调锻炼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意识上到位,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才可以最大程度预防疾病的发生。

  临床工作发现,手法矫正可以及时缓解症状,结合主动训练会保持和促进病症的良性发展,疗效可以维持 3 小时左右,当重复主动运动,效果可以再现。依此临床中要求病人间隔 2~3 小时主动运动一次,达到一次被动治疗,多次主动维持的治疗效果。
 

结 论

  观察组在影像变化和疗效统计上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体位姿势训练配合常规治疗的效果比单一常规治疗要好。

  通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身体脂肪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变化不显着。两组基础代谢值治疗后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指标变化说明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基础代谢值有所增加,但身体脂肪率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得到了改善。

  治疗前颈前屈状态下两组 I、II、V 波潜伏期高于正常体位,上肢前屈状态下 I、II、III 波高于正常体位,治疗后两组各波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非正常体位下与正常体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颈前屈状态下V 波,上肢前屈状态下 II、III 波较正常体位潜伏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治疗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功能得到了提高,脑干供血情况得到了改善,对不良体位的耐受力增强。

  两组步长、步频和步速经治疗后都显着好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在步长和步速上好于对照组,差距具有显着性意义。说明通过体位姿势修正和颈椎功能训练增强了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功能,增强患者视听觉、本体感觉和运动系统的协调配合功能,改善关节运动的精确性和肌张力的调节功能,使下肢步态的非对称性明显改善,动作的完成质量更高。

  建议:对患者强调日常不良姿势对颈椎功能影响的重要性,树立动作维护的意识,重视体位姿势的分析和评估,运动训练应包括基本动作和针对性动作,养成日常休息时动作的中正和对称,劳作时动作的协调和完整的习惯,训练应体现出个性化。


    参考文献

  [1]张国华,葛辉。现代文明病的新发展及成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3):110-112.

  [2]孙立军,谢伟鑫,徐江,等。近十年青少年颈椎问题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58-859.

  [3]段俊峰,段昕,宁俊忠。颈椎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解剖学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6,(2):6-8.

  [4]邓军平,张艳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推拿疗法、运动疗法方法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9):1203-1205.

  [5]刘锡良,张建华,秦黎红。不同年龄阶段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0):53-54.

  [6]常峥,张宏波。 颈椎病 5 型的病机与证治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1):23-24.

  [7]袁赞。补肾地黄汤治疗颈型颈椎病 32 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5):91-92.

  [8]王林林。颈椎病发病的中医理论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21-22.

  [9]刘永锋,饶晓丹,缑燕华,等。从肝肾论治肝肾不足型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4(4):110-112.

  [10]孙海燕。 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2):192-193.

  [11]王永良。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与自拟方辨证施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279-280.

  [12]常峥,张宏波。颈椎病 5 型的病机与证治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1):23-24.

  [13]易金根,张军,金家华,等。正确认识颈椎病[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3):46-48.

  [14]覃永平。青少年颈椎病研究现状简述[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1-12.

  [15]齐建国,王晓娟,苑文燕,等。 现代都市生活环境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3):421-425.

  [16]龚树辉,杨继文,丁涛。生活方式干预对颈椎病康复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0A):1780-1781.

  [17]王宝琴。 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5):336.

  [18]王晓玲。颈椎病运动疗法及现代医学技术诊评[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80-81.

  [19]杨平。青少年型颈椎病 X 线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98-99.

  [20]林强,苑洁,刘洪波。 颈椎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48-50.

  [21]杨继文,龚树辉,李忠权,等。拇指顶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1):86-87.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