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心理学硕士论文:中学生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及学业拖延的关联探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1-02-25 15:22

摘  要

  
  智能手机成瘾是过度使用手机的一种行为表现,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并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自我控制是心理学的一个范畴,是为了做出适当反应而压制冲动的能力。学业拖延是学习者普遍、持久渴望推迟学习,并会伴焦虑的现象。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被认为是中学生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三种现象给与关注和研究。但是,目前尚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对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直接检验,从而导致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第一手的科学依据,限制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中学生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及学业拖延的关联探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了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420名初中生(七年级到九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1)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在性别、居住地、是否走读、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七年级智能手机成瘾在总分数以及消极影响上低于九年级。
  
  (2)初中生自我控制在是否走读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不同性别总体的自我控制水平差异不显着,女生思维控制水平略高于男生;七年级的自我控制水平显着低于八、九年级,主要体现在行为控制上。
  
  (3)初中生学业拖延在性别和是否走读上不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延迟总结低于独生子女,但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七年级在延迟执行维度上显着高于八、九年级,其他维度各年级差异不显着,不同年级之间总体水平差异不显着。
  
  (4)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呈正相关;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呈中等负相关。
  
  (5)自我控制在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其中,情绪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行为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智能手机成瘾  自我控制  学业拖延。
  

  Abstract

  
  Smartphone addiction  is  a  new  type  of  behavioral  addiction  that  causes  the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leads  to  impaired  social  functions  and  bring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Self-control is a category of psychology that is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impulses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a  common  and  persistent desire  of  learners  to  delay  learning  and  is  accompanied  by  anxiety.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two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fa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e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ese  three  phenomena. But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has hardly found anything.
  
  This  study  used  the  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questionnaire  as  the  measurement  tool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42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variables.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shows:
  
  (1)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addi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residence,  only  child,  and  in  the  day  students  and  resident  students. Total scores of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negative effects in seventh grade were lower than in ninth grade.
  
  (2)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contro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ther  they  are  day  students  or  only  children,  and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self-control among different genders. The level of thought control of girl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The level of self-control in grade 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ade 8 and 9, which was mainly reflected in behavior control.
  
  (3)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dela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The overall level of female academic delay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s, but  the  test  of  each  specific  dimension  is  not  significan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  of  day  students.  The  delayed  summary  of  non-only-child  childr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only-child  children,  b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level.  The dimensions  of  delayed  execution  in  grade  7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ade  8 and  grade  9,  while the  differences  in  other  dimensions  among  grades  were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ades at the overall level were not significant.
  
  (4)  The  addictio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contro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addict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cademic dela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control is a medium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delay.
  
  (5)  Self-control  ha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motion control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Behavior  control  has  a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martphone addic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Key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martphone Addiction   Self-control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
  

  第一章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仪器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智能手机以其卓越的功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智能手机不但取代了非智能手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个人电脑和许多其他设备。智能手机的大屏幕尺寸、固有的灵活性等特点使智能手机具有了随时随地访问的功能。智能手机不仅可以通话、发邮件,还可以观看和分享照片和视频、玩游戏,上网查看新闻、天气预报及其他社交网络和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并为信息、通信、教育和娱乐提供了大量的移动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一个没有智能手机的社会几乎不可想象。智能手机不但是许多人永远的朋友,而且已经成为了了解世界的主要工具。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7年的报告,在全球互联网用户中,儿童占1/3,每日新增逾17.5万名儿童网民。2016年,我国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已超过1 800万,超过56%的儿童在5岁前已经“触网”(郑宁,2020)。根据我国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较2018年底增长了14.3%,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8.47亿,网名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1%。这些数据意味着智能设备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使用。从全球范围来看,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15—24岁)持续上升,使用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在全球,互联网用户中有23%为青少年,在部分发达国家,有13%的互联网用户为青少年;但是在某些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比例占到35%,仅仅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青少年互联网用户的总和高达3.2亿人”(俞典,2018)。
  
  尽管智能手机在交流和获取信息方面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智能手机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带来问题。一些研究表明,夜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手机使用过多会给个体带来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负面情绪增加,相应地会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瑞士研究人员阿尔克·高希表示,智能手机使用越频繁,对人的大脑体感皮层的活动越强烈(新闻网,2015)。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与运动功能障碍及慢性疼痛有关。也有研究发现,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少年阶段,不仅仅在生理方面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变化,在认知发展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明显。“初中生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已开始发展,思维具有预见性,他们能够根据思维活动的结果,对简单的思维活动进行一定的调节”(肖少北,申自力,袁晓琳,2019)。随着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学习动机趋于复杂多变,学习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初步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初中生处于个体发展的青少年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很强,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很高,对于智能手机这一高科技产物无不产生更加强烈的使用和探索的欲望及冲动。虽然智能手机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工具,但如果使用过度或者强迫使用该设备,可能会干扰个体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例如,过度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学业拖延,影响正常的学业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减少智能手机成瘾所带来的种种消极发展结果。现有研究大体证实了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业拖延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尚缺乏对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三者之间关系的直接研究。这种研究现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直接的科学证据作为依据。本研究将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有关学业拖延和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扩展自我控制的应用领域,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作用路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智能手机成瘾。
  
  2.1.1、智能手机成瘾的概念。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由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为了满足用户对个人信息处理及多方面信息处理功能的需求,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手机中,就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一概念。智能手机在4G通信网络的支持下,成为了一个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和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强大的个人手持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的出现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个人生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一面。进而言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用户与智能手机之间密切的联系,使人们对智能手机成瘾潜力开始担忧。
  
  成瘾的概念最早来自于药物依赖或者说是对药物成瘾。百度百科(2018)显示,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手机成瘾是继网络成瘾后又一新的人类行为现象。国内学者师建国(2009)对过度使用手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解释,结果发现,对于智能手机成瘾的概念,不同领域学者的界定和解释也存在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概念。研究者们使用了“过度使用手机”、“手机成瘾”、“手机依赖”、“手机上瘾”、“智能手机成瘾”等不同概念,来解释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表现。有研究者提出,手机成瘾是一种心理或行为的依赖手机,与其他形式的数字媒体过度使用密切相关,如社会媒体上瘾或网络成瘾障碍。尽管手机成瘾还没有被归类为一种心理疾病,但是专家们已经发现了问题模式和行为,其中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害怕失去手机或者在手机无法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出现焦虑情绪的现象,其成瘾行为被归类为冲动控制障碍。Griffiths(1995)将技术成瘾定义为一种涉及人机交互的非物质成瘾,它是行为成瘾的一个子集,与成瘾的五个核心组成部分有相似之处,包括显着性、情绪调节、耐受性、戒断、冲动和复发。Hawi(2012)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在需要的驱动下,重复使用互联网相关的应用程序,将问题主要归因于自己”。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首次把赌博行为归为非物质相关成瘾障碍,并建议对网络游戏障碍进一步研究。然而,当前不论在DSM-5还是ICD-11草案中,都没有提及智能手机成瘾。随着移动电话向智能手机的演变,智能手机囊括了所有的互联网功能和移动应用程序,技术成瘾逐渐转向智能手机成瘾。
  
  Lin等人(2013)把智能手机成瘾认为是一种技术成瘾。但是,Tayana和Xavier(2018)在研究中讨论到成瘾不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他们认为,一种行为可能在过度使用、冲动控制问题和消极后果方面与成瘾有着相似度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被视为成瘾。他们建议远离上瘾框架,使用其他的术语来表达,如用“有问题的使用”来描述智能手机成瘾。Melinda(2019)把智能手机成瘾称为“无手机恐惧症”。她说,智能手机成瘾通常是由网络过度使用问题或网络成瘾症引起的,其危害本身并不是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本身引起的,而是游戏、应用程序和网络世界让我们产生了这种冲动。
  
  国内学者曲星羽(2017)将手机成瘾的概念界定为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它是由某种动机而过度滥用手机所导致的使用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痴迷状态。刘勤学等学者(2017)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智能手机成瘾的界定,以及对比智能手机成瘾与网络成瘾的联系和不同,将智能手机成瘾概括为:个体由于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且对该种使用行为无法控制而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并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本文对于智能手机成瘾的定义采用刘勤学等学者对智能手机成瘾的界定。
······

  
  2.1.2、智 能手机成瘾的测.
  2.1.3、智能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
  2.2、自我控制.
  2.2.1、自我控制的概念
  2.2.2、自我控制的测量.
  2.2.3、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2.3、学业拖延
  2.3.1、学业拖延的概念.
  2.3.2、学业拖延的测量.
  2.3.3、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2.4、变量关系研究.
  2.4.1、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
  2.4.2、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2.4.3、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2.4.4、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3.1、问题提出
  3.2、研究假设
  3.3、研究意义
  3.3.1、理论意义.
  3.3.2、现实意义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研究对象
  4.2、研究工具
  4.2.1、智能手机成瘾量表.
  4.2.2、自我控制问卷.
  4.2.3、学业拖延量表.

  第五章  数据统计与检验.

  5.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2、各变量描述统计与人口学差异检验.
  5.2.1、初中 生智能手机成瘾的描述统计与人口学差异检验
  5.2.2、初中生 自我控制的描述统计与人口学差异检验.
  5.2.3、初中生学业拖延的描述统计与人口学差异检验.
  5.3、智能手机成瘾和自我控制以及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
  5.3.1、智 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以及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5.3.2、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以及学业拖延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建议

  6.1、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的基本现状分析
  6.1.1、初中生 智能手机成瘾的一般状况 分析
  6.1.2、初中生 自我控制的一般状况分析.
  6.1.3、初中生学业拖延的一般状况分析.
  6.2、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
  6.2.1、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的相关分析
  6.2.2、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
  6.3、建议及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对初中生个体的建议.
  6.3.2、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6.3.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6.3.4、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七章   结  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自我控制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初中生手机成瘾在性别、居住地、是否走读、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七年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总分数以及在消极影响上低于九年级学生。

  2、初中生自我控制在是否走读、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不同性别总体的自我控制水平差异不显着,女生的思维控制水平略高于男生的思维控制水平;七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着低于八、九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主要体现在行为控制上。

  3、初中生学业拖延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生的学业拖延总体水平稍微高于男生的学业拖延总体水平,但各具体维度检验都不显着;在是否走读这一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延迟总结低于独生子女的迟延总结,但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七年级学生在延迟执行维度上显着高于八、九年级学生,其他维度各年级差异不显着,总体水平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着。

  4、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学业拖延呈正相关关系;初中生自我控制与学业拖延呈中等负相关。

  5、自我控制在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控制的子维度情绪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行为控制在智能手机成瘾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