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艺术硕士论文:《苗岭情》手风琴表演的处理技巧探究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7-03 16:01
绪论
 
  
  一、  研究源起 。

  
  手风琴是键盘器乐中的一种,发源于欧洲,它虽是一件西方器乐,但其祖先却是中国古老的民族器乐“笙”。阿莫依特神甫于1777年将中国的民间器乐“笙”带至欧洲,对于它的发声方法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根据“笙”的活动簧片结构原理制做出了簧风琴、口琴、风琴等。奥地利人西里鲁斯?德米安于1829年在前人研究的底子上加以改造,研制出一种具有四个低音键钮长方形器乐,并将其取名为“手风琴”。
  
  欧洲是手风琴音乐的发源地。手风琴音乐在欧洲具有独特的地位,其更多地与民族风俗相结合,反映当地的民族风俗文化。
  
  二十世纪初,手风琴从欧洲传到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建国初期,中国手风琴音乐主要流行于军旅生活中,《士兵的光荣》和《骑兵进行曲》等作品体现了中国军旅文化特色。六十年代,由王域平、张增亮写作的《牧民歌唱毛主席》,将手风琴艺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展现了游牧民族大草原特色,使手风琴中国作品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七十年代,由于文革,使得所有艺术文化被扼杀,以钢琴艺术家为代表的韦福根、尤大淳、储望华等人将钢琴艺术融入到手风琴中,促进了手风琴伴奏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手风琴中国作品进入繁盛期,宽松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手风琴艺术实践的深入,使创作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得以醒觉。
  
  纵观中国手风琴音乐发展历史,发现其创作从风格及美学意义等方面更加强调中国民族文化。李建林就是将手风琴与中国特色相连合,是将手风琴民族化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创造和改编的作品有着本民族的鲜明特色,体现出其创作风格和理念,为中国的手风琴事业的发展与推广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搜集整理、阅读和筛选,对相关材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关键词“李建林、手风琴、演奏”,涉及到的文章有7篇左右,笔者对其进行了分类总结。
  
  一类是宏观地分析李建林手风琴作品整体的创作手法以及艺术风格,采用“以面带点式”分析手法。一类是微观具体地分析李建林某一首作品,采用“以点带面式”从微观到整体式的分析手法。
  
  关于李建林作品方面的期刊中,陈辉、单建鑫的《情景交融,自出机杼—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美学思想探微》以三个角度来分析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的创作手法,分别从写实、写意和写趣进行的作品分析,宏观性地总结了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的艺术创作风格。该期刊观点新颖,侧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其作品中创作手法的运用来体现作品展现出的意境美,该期刊主要以美学的角度展开论述的。其中以《苗岭情》为例时,也是以创作手法出发,对这首作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未进行演奏分析。
  
  对李建林作品进行宏观性分析的还有两篇硕士论文,分别是张思华的《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的分析研究》和董梁飞的《李建林手风琴作品分析及特征研究》,都是围绕李建林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分类分析,两位作者以李建林手风琴独奏曲15首为例,将其划分为民歌改编曲、器乐改编曲、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乐曲和戏曲风格这四大类进行了举例分析。较为全面地将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前者的论文中对《苗岭情》的分析是从作品背景和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和特点,在演奏处理方面没有涉及;后者包含了对《苗岭情》这首作品的分析,但对演奏分析方面,仅从变音器、力度等方面按段落进行了演奏提示,没有展开论述。此篇论文主要还是围绕创作风格、运用的技法体现民族化特色进行分析,因为布局结构和篇幅限定,对这首作品的演奏处理部分也没有展开分析。
  
  吴晓蕾的《手风琴独奏曲<长鼓舞>研究》和李欣的《论李建林教授手风琴的艺术创作—以<回娘家>为例》这两篇论文都是具体以某一首作品展开分析,包括对作品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曲式分析和演奏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让人更加详细了解李建林的某首作品。谈论李建林手风琴民族化角度的论文,包括李龙的《从手风琴独奏曲〈江河水〉看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和朱瑞的《百花齐放,洋为中用—李建林手风琴音乐创作中民族化的探索与研究》,前者围绕创作背景和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后者是通过分析李建林三首作品特有技巧和创作风格来分析其作品。
  
  笔者通过文献搜索,国外文献目前暂无相关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关于李建林作品,以上七篇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从理论角度出发,对李建林手风琴作品的本体、创作特点、作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文中提及到《苗岭情》这首作品时,大部分从曲式结构、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前人涉及到对《苗岭情》的演奏分析,但分析的不够详尽和深入。通过搜索文献,前人对李建林手风琴作品《苗岭情》的演奏分析方面研究的较少,还存在空白点,笔者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创作背景和民族性创作特色出发,结合自身演奏体会从音色、旋律、节奏和情绪等方面展开论述,对前人未涉及的方面加以补充。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绝大部分研究者从宏观角度分析李建林手风琴作品《苗岭情》,归纳总结作品的创作风格。对于乐曲的分析,也仅从乐曲本体方面展开论述,而涉及演奏处理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将演奏心得、演奏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运用变音器模仿民族器乐音色、民族旋律触键、运用风箱模仿民族舞蹈节奏及情绪处理等方面展开论述。笔者对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进行全面分析与总结,弥补手风琴演奏处理方面的研究空白,从而加深对此类具有民族性特色的作品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也为他人演奏该曲目提供一些参考。
  
  四、  研究方法 。
  
  笔者主要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整理、归纳与分析,结合自身演奏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并以与导师访谈的形式讨论作品内容,对乐曲《苗岭情》进行研究。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