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动物学论文:动物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20-07-30 13:59

动物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的骨干课程,本门课程由理论、实验和野外实习三个重要环节组成[1]。在这三个环节中,野外实习是课堂理论的延伸和巩固,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野外实习环节,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了解动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野外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科研素养等[2]。多数高校将野外实习时间安排在5月至7月上、中旬之间,各院校根据本校特点采取符合各自的教学模式来进行[3,4,5,6,7]。

  一、我校动物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高校扩招、课时的压缩、经费的短缺等问题在动物野外实习课程中日益凸显,使得预设的教学效果难以达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指导师资队伍人员匮乏。

  高校的全面扩招是一个普遍现象[8,9],近年来我院每个动物野外实习小组的学生人数达到20~30人,每组只配备1名指导老师,有时遇到老一辈教师退休还面临着压缩组的数量,增加每组学生基数的情况,致使过度偏低的师生比例难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辅导,在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亦难以全面负起责任,存在较大的风险。与此同时,学生人数的增加给管理和后勤保障带来较大的困难。种种情况导致动物野外实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实习内容单一。

  实习内容单一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3,10,11]。目前,我院的实习内容主要为昆虫和两栖、两爬类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另外加一个课程专题小论文,在实施过程中,不少学生偏向采集大而好看的昆虫,如蝴蝶、蜻蜓等,而对于物种本身生境的观察、生活习性、标本制作和鉴定等缺乏兴趣,导致在课程专题小论文的选题上存在着高度的局限性,不能运用发散性思维,未能达成基本科研素养和能力的培养。
 

动物学课程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实习地点的局限化。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单一固定的实习地点难以满足开展野外实习的基本需求。以我院为例,近十年来均以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石、华江、同仁、高寨作为实习根据地,很多在前期很容易遇见的昆虫,现在则走了半天也难于遇见。如锹甲、虎甲、枯叶蛱蝶等。

  4. 考核方式缺乏执行标准。

  在以往的考核中,虽然设置了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专题小论文组成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检验。但某些环节缺乏科学的执行评分标准,如平时成绩多数按照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印象给分,这种方法对于10个成员以下的分组教学是可行的,但是对于20~30多人的大组显然未见得科学,因为实习时间过短,指导老师在短期内难以掌握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所以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依据明确指标给予相应的成绩才能体现平时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8,12]。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 优化师资队伍。

  不仅要求指导老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如爬行动物的采集方法等。我院一直以来野外实习师生的比例严重偏低,导致难以在教学、生活和安全等方面有序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因此,进一步优化指导老师队伍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优化和壮大动物野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一是在每个实习点配备一名辅导员或相关行政人员负责安全和日常生活的管理,为后勤提供保障;二是在专业技能指导方面,大量培养实验员进入指导老师队伍,为小组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2. 构建共享的区域内高等院校实习基地。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的实习地点是比较固定和成熟的。我院的实习地一直是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同仁、高寨、金石、华江等4个实习据点,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实习据点周边环境进一步恶化,野外实习中的物种资源逐年呈下降趋势,很多常见的物种(如大齿蛉、锹甲、虎甲、枯叶蛱蝶等)逐渐消失,已经不能满足动物野外实习的基本需求。面对这一问题,区内或省内高校联合构建实习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是可以共享实习资源,二是避免实习基地重复构建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各高等院校联合投入固定的实习基地共享建设成果将突出资源利用的优势,达到共赢。

  3. 优化实习内容。

  在历年的野外实习中,我院在前3天均以昆虫采集、标本制作、标本鉴定作为主要内容,另外安排3天让各小组学生进行专题小论文的调研,此外还安排一个晴朗的晚上进行两栖、两爬标本的采集、鉴定和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实习内容相对单一,部分同学只对采集感兴趣,并且偏好大型好看的昆虫,而对于动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关注甚少。为改变这一现象,应将实习的时间和内容进一步优化,并结合考核方式(见下文)和实施。在原来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水生动物的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并且每晚进行相应的动物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

  4. 完善学生的成绩评定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原来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专题小论文和平时成绩3个部分组成。就大班教学来说,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在平时成绩这方面的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优化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一方面能更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宽厚相融的性格和合作奉献的精神。因此,我们对实习内容进行三个方面的考查,以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专业知识考核占30分,平时表现占40分,专题小论文占30分,总分为100分。具体考察内容如下:(1)请对老师指定的2头标本写出它们的口器、翅膀、足、触角类型(本题共10分)。(2)请对老师指定的2头标本进行检索鉴定,其中1头标本鉴定到科,另外1头标本鉴定到目,2头标本均写出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完成后举手示意,抽签完成下一题(本题共10分)。(3)实习相关内容的问答。现场举手抽题然后作答(本题共10分)。(4)小组论文完成情况,包括实验设计、工作量、写作情况等(本题共30分)。(5)实习期间的表现,包括纪律、团队合作、积极程度、工作量、工作成绩等(本题共40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师范类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特色课程,牵涉到学校、学院、实习单位、学院领导、师生等方方面面,只有上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指导老师全身心投入,针对问题进行积极改革才能创建更好的教学模式和平台,进一步提高动物野外实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进寿.滨海潮间带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现状与改革初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24-326.
  [2]李友邦.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中科研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2(6):147.
  [3]刘昌利,周立志,李进华.动物生物学课程实习内容与模式的改革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9(2):68-70,127.
  [4]祝尧荣,沈文英,寿建昕.动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01-103.
  [5]梁子安,张征田,王小立,等.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9):107-108.
  [6]胡展育,刘伟,常征.动物学野外实习探讨[J].文山学院学报,2016(3):90-92.
  [7]段仁燕,黄敏毅,吴甘霖,等.任务导向型教学在动植物野外实习中的实践和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20-122.
  [8]刘念.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225.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