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17 15:47
本文将以王宝强婚变事件为例,着力分析在网络舆论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特征。为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走向提供可借鉴性资料。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社会心理学论文。
  
王宝强婚变折射出的个体与群体心理

  原标题:网络舆论社会心理分析--以王宝强婚变事件为例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革当中,贫富差距拉大,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在近期关于王宝强婚变的网络舆论中,折射出了一些正面或负面的社会心理。本文将以该事件为例,着力分析在网络舆论中所体现出的各种社会心理特征。为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和社会走向提供可借鉴性资料。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心理;王宝强婚变
  
  一、社会心理与网络舆论
  
  所谓社会心理,指的是基于某一社会现象人们所共有的理解和感受,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其可以在人们生活中所产生的情绪、持有的态度、发表的言论和固有的习惯中表现出来。社会心理是自发、直接、凌乱的,其往往是对社会生活初级的直接的反映,多含有直觉的成分。
  
  网络舆论,本质上是指人们针对于某一社会事件或现象,所产生并呈现出的各种意见、态度、思想。网络舆论产生于现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生活。网络舆论是自发直接的,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直接作用,构成了舆论的主题,并对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网络舆论阵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空间,直观的情绪性的舆论在助长语言暴力的同时扭曲了社会心理。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关于人生价值、传统道德的重新认识,关于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得社会中不满情绪滋长,深层矛盾长期积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经过某一事件的引燃,这种泄愤心理和无聊心理就会一触而发,最终造成网络暴力。
  
  二、网络舆论折射出的个体心理
  
  (一)监督心理
  
  社会的变革毫无疑问会引发各种问题和矛盾,针对其中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当一部分人想通过舆论监督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找出解决方法。而在网络中的发帖、回复、转发等,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随着人们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普遍增强,分析和鉴别客观事物的能力不断提高,在网络中实施舆论监督已经成为网民的普遍心理。
  
  (二)参与心理
  
  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之中,人们为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中去,在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了解别人。网络的产生,改变了现实社会中原有的人际交流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所表现出来的交往障碍,如害羞、多疑、恐惧和闭锁等在网络世界荡然无存,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心理的多样性不复存在。这种无节制的参与心理能使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极大的满足甚至膨胀,获得了一种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得到的刺激和满足。
  
  (三)王宝强婚变事件
  
  以下以王宝强婚变事件舆论场的形成和转变进行分析,北京时间2016年8月14日凌晨,零点21分,王宝强在其微博发布离婚声明,指责其妻子马蓉出轨经纪人宋喆。随着多家媒体的跟进,引起了广大网民对于该事件的高度关注。总结从事件开始至今的舆论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王宝强发布离婚声明,马蓉紧接着称“不是不爆,时候未到”.在事件开始的挖掘期,公众哗然。关于三当事人的各种信息充斥着舆论场,真假难辨。大部分人支持王宝强的态度,但也有人指责王宝强的行为过激,有不妥之处,公众人物和官媒也无表态。第二阶段:王宝强起诉马蓉,要求孩子抚养权、分资产,马蓉方面无回应,少数公众人物表态支持宝强。第三阶段:马蓉试图反转舆论,起诉王宝强,之后又爆出所谓的王宝强出轨的证据。在被证明所谓证据不真实后,至此舆论开始呈现出一边倒,网民纷纷表示支持王宝强,斥责马蓉。从网民在网上发帖的言论不难看出,在舆论形成的第一阶段,网民们是出于一种监督心理对马蓉的行为进行谴责。婚变事件成为网络热点,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该事件的讨论中。这其中便体现出个体的参与心理。两种心理的作用,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对王宝强婚变事件的关注和探讨中来,形成舆论。
  
  三、网络舆论折射出的群体心理
  
  在群体心理中,个体的才智与个性被弱化,群体的意识占了上风。这种群体心理又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情绪化,网络信息丰富多彩,观点相对具有随意性。网民往往更热衷于一些激烈的观点,加之网民的情绪一般较为激进,多数为一种宣泄心理。二是从众性,网络的匿名制度虽然会使网民减轻一定的群体压力,但“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中同样适用,部分网民之前对事件并没有明确判断,但处于群体中意见不明确的个人受到大多数人的影响,意见最终趋向一致,也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但这些人言辞相对没有那么激烈,而是陈述事实。三是交流性,群体成员在共同的机制下语言容易相互感染,并在特点的情况下产生一种交流,使人自觉不自觉地融入群体,这是一种交流心理,但在交流过程中除了对问题的探讨回复外,另有一部分人是出于无聊寂寞等心理的一种表达。
  
  (一)宣泄心理
  
  在网民的语言中,经常体现出一种宣泄心理。由于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基于各种负面情感,如学习不顺、人际关系紧张、感情问题、工作忙碌等,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加重。而在网络中,交流具有开放性、隐匿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一部分网民找到了适时的转移、倾诉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和场所。通常,每当产生一个富有争议的网络议题时,就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话语。当然也不乏一些理性的声音,但这些声音很快便淹没在如洪水般情绪化的舆论场中。诸如,王宝强婚变事件中,对马蓉、宋喆的责问和批评爆粗口骂人的评论随处可见,这无形中也充当了一回暴力的执法者。
  
  (二)从众心理
  
  人具有社会性就是群性,所以人会从众。当个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在网民的回帖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顶楼上”或者“支持楼主”的说法。在王宝强婚变事件的初始阶段或许还有声音指责王宝强的行为过激,但随着舆论场的形成,这些声音逐渐淹没在对马蓉出轨的口诛笔伐当中。至此舆论开始呈现一边倒的现象。
  
  (三)交流心理
  
  个人作为群体的一份子,都想与群体其他成员交流,获得一种认同感,于是喜欢多发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网民是在看到一个事件的帖子后,本身没有明确的观点,但为了和大家交流,或者看看有没有朋友在线,就开始“灌水”“浇花”更多的是无聊打发时间。这便产生了许多看热闹、不思考、对自己的言辞缺少责任感的惰性大脑。但无聊的回帖同样是一种社会交流心理的体现。究其原因,是现在的网友若几天不上网,这些网言网语就听不懂了。例如,聚会时群体其他成员在共同探讨某一话题,唯独某个人不知所云,就会觉得自己落后了,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了。网民对王宝强婚变事件的持续热切关注中,不排除有的人是本着同情的态度和理性的观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事件的关注基于消遣娱乐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消遣娱乐的这部分人对事件的关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是为了取得与周围人交流的谈资。
  
  (四)同情心理
  
  在王宝强婚变事件中,后来的舆论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与马蓉出轨的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事件并没有最终定论,但是王宝强的抢先发声,所触及的均是公众敏感的问题,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可见公众的同情心理在舆论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