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凉山彝族家支权力的构成与应用-985毕业论文网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0 11:10

摘    要: 凉山彝族家支的形成以祖先崇拜为表象, 其实质是资源竞争环境中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及在与自然作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模式, 凉山彝族家支制度的某些方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大相径庭, 因此引起了较多的争论。家支在独特的资源配置方式驱使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权力结构, 国家正式权力希望家支非正式权力符合现代价值规范, 而家支非正式权力期待国家正式权力能够最大限度调和彝族传统文化诉求。家支的权力结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普世价值, 也显示了其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做适应性的转型。正确认识其权力组织形式对理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控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家支; 乡村秩序;
 

凉山彝族家支权力的构成与应用

  民主改革前相当长一个时期, 凉山彝区家支林立导致社会局部的有序与总体的无序, 家支原子化的运行造成家支具有较强的排他性, 形成凉山彝区离散的社会结构。由于强烈的家族主义, 共同利益促使家支形成了强大的内聚力, 同时也形成了与外界社会的张力。家支权力的收缩, 家支社会结构的内聚性导致家支把自己包裹起来, 加上历史和地理的原因, 整个凉山彝区社会长期陷入孤立状态,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能高度整合, 彝区社会未能高效运行, 社会运行的内耗“熵”较高, 成为彝区经济社会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基本维持家支自治的局面, 难以形成健全的政治体系, 如果从现代政治文明中的宏观权力结构, 即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几个方面出发, 难于理解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因此本文试图在微观上从家支权力结构的形成、家支习惯法的权力空间和家支事务的权力维度几个方面来解读凉山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及彝区乡村秩序控制。

  一、凉山彝族家支权力结构的形成

  虽然自民主改革以来, 凉山彝族社会已经逐步融入现代生活, 但是在这个较长的过渡期内, 国家法律体系所期望的法治秩序与地方习惯法依然存在较大程度的对抗。彝民的风俗习惯并未与长期的历史记忆和传统文化快速断裂而适应现代生活, 缺乏对现代文化的了解和缺乏对现代社会的认知[0]。彝族社会在由匀质性向异质性过渡的进程中, 国家与地方各种致力于整合法律文化体系的尝试并未获得根本性的成功, 重塑彝区社会秩序仍然处于不断的努力探索过程中。

  民主改革前, 众所周知的凉山彝族社会成为奴隶制研究的“活化石”,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凉山奴隶主并未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机器, 凉山地区是家支群起纷争的状态, 因而又有一说认为彝族家支是氏族组织, 可是氏族组织并没有彝族家支那样相对完善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形态的划分不能穷尽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还是彝族家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阈限状态, 抑或彝族历史环境的特殊性造就其独特的社会结构, 目前还存在较多争议。

  家支的蜂巢结构[2](P.64)使得家支的权力边界至于却又不止于蜂巢壁垒, 并且在这样的时空范围内形成“有家无国”貌似松散的状态。迄今为止较多对凉山彝族家支权力结构或政治形态的研究主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属于国家不在场时的“上层建筑”, 取决于当时凉山彝族社会的经济基础。长时间以来凉山彝区处于以牧为主或半牧半农的产业结构, 商品经济相对不发达, 彝区的社会产品极其单一, 经济发展滞后阻碍了凉山彝族社会的政治文明发展。西方人类学认为气候、土壤、食物等其他外界因素对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从逻辑层次上说也属于经济基础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总之无论何种理论都无法简单回避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对凉山彝族社会形态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有机体”, 凉山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及其组织形式保障了家支的生存延续[3](P.64), 然而在环境恶劣、封闭和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 家支的权力结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没有改革和进步, 限制了凉山彝族社会的整体发展。按照新进化论者怀特的观点, 每人每年能够获得的能量决定着文化进化的阶段, 即文化发展与人年均利用的能量和能源开发的工具与技术成正比[3](P.67)。以此观点, 凉山彝族家支的权力结构难以发展成为更高形式的权力体系,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自然产品和社会产品的稀缺导致凉山彝族人均能够获得的能量极其有限。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