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985论文网
主要服务:硕士论文、论文发表、论文修改服务

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来源:985论文网 添加时间:2019-12-26 17:27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 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 教师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价值, 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持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机构官网及其他网络平台, 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在教育专家的引领下, 教师经常和同行沟通交流, 进行专题研讨, 不断内化理论知识, 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构建面向实践的信息技术知识图式和富有认知灵活性的信息技术技能, 从实际需要出发, 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 开发课程资源, 更新教学方法,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如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单元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微课完成专题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网络平台, 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 要引导学生正确、合法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需要熟练、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其次,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实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教育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师专业发展, 应该在教育实践中进行, 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与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联系在一起, 这是教与学具体关系的体现,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泉, 是内在的根本动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心理上的各种障碍, 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获益的同时, 也面临许多诱惑, 容易沉迷于网络。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 及时引导,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能获得发展, 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 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相长”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师生之间借助反馈与互通实现一种独特的交流, 从而使师生双方获益。教学相长准确地揭示了教与学以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学相长中的“长”解释了关于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是对教师和学生各自原有实践的超越, 是教育意义所在。 (引自:丁红涛《教师的职业内涵与专业发展引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12页) 教学相长的思想高于对教与学的技术追求, 充满着无尽的教学智慧。实践中, 教师要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 在促进学生进步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最后,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 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进行审视和分析, 检测教学效果,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从而做出改进, 或者发扬优点,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引自:韩国海《教师专业成长指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88页) 具体表现在:教师对自己教学理念的反思, 反思自己的职业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等;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技能进行反思, 反思自己的课堂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取等方面;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反思, 如外语教师反思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运用。

  四、结语

  当今教育已经跨入信息化时代, 对于课程教育目标的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的选取, 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 教师专业发展也随着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化, 发生了重大变革。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不断利用方便的信息技术终身学习。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手段。尤其是高校外语教师, 处于学术之地、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沿, 加之外语学科的对外交流性, 这些都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也提供了技术支持的保障。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批判性思维视角下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编号:GJB131610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 (编号:16G234) ;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信息化语境下高校外语专业课堂生态研究” (编号:2017WGL-022) 。]

  袁东华 (吉首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养成的途径

  教师职业技能对师范生至关重要。因此, 大学必须从师范生进入学校开始就加以引导、培养和训练, 让师范生明白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以及如何去学习、训练这些技能。大学则有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持之以恒地培养、训练师范生获得教师职业技能, 使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教师。

  一、加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刚进入大学师范专业的学生, 绝大多数对于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多,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掌握哪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也不太清楚。因此, 大学应引导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并熟悉学校机构、规章制度、信息平台以及师范专业学习环境, 加强、加深学生对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为学生解读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他们学习教师职业资格获取和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政策, 了解教师职业发展、学历提升基本政策, 了解教师教育资源的获取方法与途径, 收集、整理并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 等等。让每一位刚进入大学的师范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职业, 对自己大学四年里什么时候学、该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效果都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 就能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要求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很好地结合起来, 让师范生明确学习目的, 主动学习, 健康成长成才。

  二、明确教师职业技能的具体内容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 (试行) 》将教师职业技能分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类技能。

  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师范生必须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要切实加强师范生的普通话教学, 确保每一位师范生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效果, 与其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为此, 高校应开设“教师口语”课程, 对师范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口语训练, 要求师范生通过朗读、讲演、辩论等多种形式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 (以下简称“三字”) 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必须落实并加强。现在已进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的时代, 不少人认为“三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其实,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三字”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必须要求师范生加强练习“三字”并严格进行检查、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奖、毕业的依据。要组织演讲、作文、黑板报等竞赛活动, 提高师范生的书面表达技能和图文设计能力。

  教学工作技能。开展说课、评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编写教案、文献检索等训练, 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或主持科学研究项目, 并组织他们开展学科教学和教育理论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师范生对教学情境、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文件等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研究与创新技能;加强微格技能训练, 师范生都要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 以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观摩, 尤其是高质量教学比赛录像课的观摩与评讲, 让师范生带着问题去思索和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同时,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艺术与体育活动, 培养师范生的个性化技能;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从而整体提升其教学工作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进行班级管理是教师必备的技能, 学校要通过见习和实习, 邀请教学一线优秀班主任教师通过讲座进行言传身教, 培养师范生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要求师范生参与学校的各类学生活动, 强化培养师范生的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 培养他们的班主任工作技能。

  学校应结合专业课程教学, 组织学生进入中小学校观摩和实习, 让他们体验和感受教师的现实生活和教育教学现状, 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 真实了解和学习所学专业从业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技能和要求, 让他们真切认识到未来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和锻炼自己。师范生要积极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通过教育实习, 师范生在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与研究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锻炼, 进一步深化专业思想教育, 培养和提高评课、教案编写、课件制作与课堂讲解的能力, 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三、持之以恒、全面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需师范生不断学习和实践, 循序渐进逐步完成。然而, 一些学校不重视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平时对学生不要求、不管理、不落实, 也不开展教育见习, 即使开展也很随意, 教育见习的目的也不明确, 将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都寄托在毕业前的毕业教育实习上。一个需要长期的逐步提高的工作, 想一蹴而就完成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因此, 必须早计划、早落实, 并且持之以恒、全面培养。

  第一, 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一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要贯穿师范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全过程。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基础课程贯穿师范生学习的全过程, 让每一位师范生都得到全面系统的培训。在师范专业的所有课程教学中, 凡是与教师职业技能有关的内容, 都要作为教学重点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二是指要对师范生提出持之以恒的、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要求。结合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 要求师范生从进大学到毕业, 主动、积极、持之以恒地开展自我训练和互相训练。三是指持之以恒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落实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见习、实习等环节。充分利用远程教学视频、微格教学设施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同时, 要根据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结合理论教学,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见习及毕业实习。学校必须提前规划师范生到哪个学校去、去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效果, 对于每一次教育见习和毕业教育实习都要认真思考、计划周密, 争取形式多样, 做到有的放矢, 卓有成效。

  第二, 要全面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是一种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综合技能, 各构成要素紧密相关, 培养与训练时必须综合考虑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各个要素, 实施全面培养。学校要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学期、每个教师、每个学生, 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为全面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提供保障。必须细化和明确每一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或训练项目的标准和具体要求, 让每位师范生都能够充分了解学习目标, 使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师范生自主训练、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与突出重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师范生有各自的特殊性, 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 进行培养与训练, 充分展现每位师范生的个体优势。同时, 要加强对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考核。将统一要求与自主训练相结合, 将统一要求与专业实际相结合, 实行目标管理、分阶段考核、统一评价, 达到考核目标明确, 考核手段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四、注重实效, 选择合适的教育实习方式

  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教育实习的方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集中实习是大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的特殊形式, 一般是指全日制本科学生在校完成一定程度的理论和专业学习任务后, 由学校或学院统一安排学生到指定的实习单位进行为期数月的专业实践实习, 以此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 (引自:魏勇、吴江发表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6期《大学生集中实习:内涵特征、比较优势与制度建设》) “分散实习, 通常也叫自主实习, 就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就业趋向自主选择自己的实习单位, 完成实习任务。” (引自:江玲发表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1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分散实习过程管理改革浅谈》)

  高校扩大招生的形势, 大大增加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难度, 实习场所和实习指导教师也不足。为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环节, 高校应当注重实效, 选择合适的教育实习方式。

  分散实习虽然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集中组织、管理、实施教育实习的压力;二是促使师范生个人主动思考教育实习, 正确面对和解决实习中的各类问题;三是减轻高校的实际困难, 如实习场所不够、实习指导教师不足、实习安排困难等问题。分散实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指导教师不足的困难, 使既需要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又要承担其他教学任务的教师不用心挂两头, 不会因指导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而影响正常的教学, 也不会因承担教学任务而导致教育实习的指导不到位。但是, 分散实习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 那就是无法保证教育实习效果。分散实习中, 学生的教育实习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 学校的实习管理难以到位, 不能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当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时, 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 为保障教育实习的效果, 应尽量避免采用分散实习这种形式。

  集中实习便于集中管理, 指导教师可以和实习生在一起, 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实习方式进行及时指导,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学生在一起, 也可以相互学习、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在集中实习组队时常有两种方式:单一学科编成的集中实习队和不同专业混合编成的集中实习队。单一学科编成的集中实习队, 虽然由于一个科目实习的学生多, 会对实习学校的实习科目所在的班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但只要与实习学校沟通协调好, 实习学生人数在实习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便于实习学校集中管理, 实习就可以有序开展, 实习效果是可以预期的。不同专业混合编成的集中实习队, 虽然这种方式曾被认为比单一学科组队好, 但在实际工作中, 混合编组的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可以让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但由于专业不同, 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混合编组, 不利于高校的管理, 无论派哪个专业的教师去带实习队都难以胜任这个工作, 无论是实习指导还是实习管理都难以开展, 也不利于接收实习的学校对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教育实习的方式, 从实习管理、实习效果而言, 集中实习优于分散实习, 分散实习可以作为集中实习的补充。集中实习中单一学科编组又优于多学科混合编组。因此, 应该以单一学科编组为主、多学科混合编组为辅。当然, 在实际的教育实习工作中, 采取哪种教育实习方式, 还应该考虑学校实际、专业实际、学生实际, 从学生的成长、就业以及教师职业技能提高出发, 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教育实习方式。

  总之, 只有通过高校、实习学校和学生个人三方共同努力, 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才能得到全面系统的培训和提高, 师范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 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廖永健 (集美大学讲师)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的思考

  在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 辅导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有关文件, 明确说明在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中, 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因此, 辅导员工作应当“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研究职业化背景下辅导员继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重要提示: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985论文网,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
阅读提示: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本站概不负责。
jQuery右侧可隐藏在线QQ客服
在线客服